三十多岁开始学跳舞,其实也不晚。总比七十开始学要早个三十多年。有人打断我,跟我说,你这是抬杠啊,舞蹈还是要从小开始学的,毕竟基本功真的需要身体的柔韧度,而且这么大年纪了,跟着一帮小孩儿学跳舞挺奇怪的。
其实别人说的真对啊,我曾经也是那么想的。对于跳舞这件事情的回忆还停留在幼儿园时期。六一排练节目,幼儿园老师决定排练一个像样儿的舞蹈。现在想起来,这老师还真不错,就算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依然给孩子提供一些精神食粮,知道舞蹈和音乐总会给人带来一些对未来的渴望。乡下的条件是简陋的,唯一能记起来的是老师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按住录音机的倒带键去给我们重复每一个动作,有时候倒带键还会出问题,只能小心翼翼地把磁带拿出来,再用铅笔插进磁带的转孔里,手工倒带。
音乐是这么操作的,那排练舞蹈大概也不会太顺利。每一个动作都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一群稚嫩的孩子早已经被灌输了排斥文艺的思想,总有几个小朋友带着超过年龄的成熟来抱怨太难了,不想学,学这个没用。那时候我理解不了他们说的没用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跳舞还挺开心,至少让自己知道原来自己的身体可以这样舒展打开,还能打个结儿。
小镇人的精神大概是分裂的多,一边说着没用,一边又趁着没事儿聚集在学校附近,看孩子们排练舞蹈。那些说这些没用的往往是看电影抢地方最积极的,也是最喜欢跟在有些文艺气质的老师后面主动献殷勤的。表里不一,不仅仅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特征,也是当代的通病。
后来还是在六一那天上演了舞蹈,邀请了家长来观看节目,可来的人并不多。那天我记得我扎了俩小辫儿,临出门前,妈妈说,哎呀,这脸有点大啊,头发都显得少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造型挺像现在的旺仔。演出顺利不顺利我无法评断,只记得有个人站在栅栏墙那儿说,你看那个小胖闺女跳的挺好的。毋庸置疑,小胖闺女是我。
再后来就没有任何的跳舞经历了,应试教育下,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那些所谓的陶冶情操的任何形式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成了一个个考试工具。后来身体由胖变瘦,由矮变高,由柔软变僵硬。标签又来了,个儿太高了,四肢不协调,练基本功太慢了.....一张又一张地贴在身上,动弹不得。
真正想着发生点改变的是因为心念动了,总觉得把想做的事情去尝试一遍人生才不觉得遗憾,否则遗憾越来越多,压得自己都喘不过气来。还记得报完名的那天回到家,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荒唐,最起码我连试课都没试,别人问我为什么不试试再报,我回答的是,不想给自己反悔的机会,因为试了以后肯定是惨烈的,当我自己承受不住这种惨烈的时候就会退缩,再也不想去了。
果不其然,第一节课,惨烈。拉伸地吱哇乱叫,晃动地还不如僵尸晃得有节奏。挫败,尴尬,失意,害羞,崩溃,攻击,所以的情绪都会涌出来。像一锅大杂烩,熬在心里。要说开始不难,那真的是维护自恋。
第二节课并不比第一节课好到哪里去,好在大杂烩减少了几样,除了着急,焦躁以外,其他的都在慢慢减轻。最起码拉伸不会那么疼了,总算开了一点点,身体虽然会疼痛,但是疼过之后有一些酸爽,是之前运动以后体会不到的,我想这里面夹杂了自己的喜欢。毕竟比起跑步,我更喜欢受舞蹈的折磨。
学点爵士,学点HIPHOP,随意点就好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没有要求,这是上了四五节以后的想法。看到别人跳得行云流水,羡慕是肯定的,以至于每一次都向别人请教一些小窍门儿,整得自己像一个好奇宝宝。
再后来呢就当锻炼身体吧,毕竟对于我这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人来说,一周一节这么高强度的运动也是不容易的。胳膊肘青紫过,膝盖青紫过,肌肉拉伤过,腿也抽筋过,如果是三十多岁开始学跳舞有不容易,那大概就是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胳膊和腿儿,在可用的情况下慢慢来。
想起第一节课动作总是慢半拍,老师说,鱼羊,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搞笑啊,每一次都像《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一样。我挠挠头发,害羞又惭愧。直到昨天又跟老师聊起来,她说,你知不知道你萌起来真的是萌萌哒,哈哈哈哈哈。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儿:傻萌。她表扬我最近进步很多,而且又重提慢半拍的事情,她说,别人慢起来觉得是反应慢,你慢半拍看起来是憨。我一时没忍住,笑了,她也跟着笑得停不下来。
如果说三十多岁跳舞能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大概就是身体状态越来越打开了,经常像一个神经病一样手舞足蹈,思维也跟着广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