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
2011年6月28日,谷歌正式推出了其酝酿已久的Google+社交网络服务,作为和Facebook抗衡的重要社交产品之一,Google+在初期的产品定位和对手有些差异,强调和不同的兴趣的朋友分享,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圈子”将自己的好友打上一些标签进行分类,自己在分布信息的时候可以将不同内容分布到不同的圈子,让分享最优化。
如图所示,早期的Google+整体形势与主流社交网站非常相似,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信息流:Google+中心页面显示的朋友和联系人分享的最新信息以及相关评论和图片内容,主要展示的是个人和好友的动态和互动。
视频:视频功能被称为Hangouts(环聊),用户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发起视频群聊,最多允许10人同时参与视频聊天。
社群:可以让用户分组,将不同类别信息发送到不同圈子,与真正感兴趣的人进行分享信息。
Sparks:让用户按照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能够非常方便的分享给圈子内的好友。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产品定位上,Google+是想通过圈子这个核心功能打照一个不一样的社交平台,希望借由自己的特色在Facebook掌控的社交帝国杀出一条血路。但是从之前一份分析数据来看,Google+有22亿账号,活跃用户只有400万到600万。在22亿账号中,有9%公开发表过帖子,但其中37%是在YouTube留言,2015年1月所有Google+账号中只有0.3%(即660万)发过帖子,每天发帖的用户只有36.7万。这一数据没有包括非公开的帖子或留言,但足以显示Google+用户的活跃度很低,可以说Google+是一个“社交鬼城”。并且照这样的势头下去也不会有好转,因此在2015年11月Google+有了一次全新重大的改版并希望能够借由改版活得新的爆发。
▋新版体验
官方根据此前数据和意见反馈将“收藏集”和“社群”这2个功能放到了最显著的位置。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用户的兴趣展开,由主界面我们就可以感受到Google+本次改动可谓用心良苦。
整体的界面风格采用Material Design,页面显得更加的简洁、大气。界面层级也更加的扁平化,用户可以非常方便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不同的主页面对应着红、蓝、绿、白这几个构成Google主色调的颜色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同时更加注重不同设备上的体验,web,ios和安卓都进行了优化,用户无论在哪都可以得到快速一致的操作体验。
首页
首页构造非常简单,左边是侧边栏导航,右边为卡片式的信息流展示,整个页面结构扁平化,方便用户的浏览与查找。分享新鲜事的流程更加清晰,用户不需像原来一样发布前在“文字、图片、投票、链接”等一堆类别中进行选择,最需要输入文字或图片即可,大大精简突出产品的核心。最新的版本还会根据用户屏幕尺寸来显示2行或3行内容,充分利用屏幕空间。
社群
打开“社群”默认进入已加入的社群,用户可以关注或者自己创建社群,社群详情页中右侧显示模式与首页相同,展示的是该社群里面的相关内容,左侧除了展示社群的简介还会按照不同帖子的格式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查看自己想要的内容。用户在未加入某一社群时无法回复和发表文章。整个模块的架构非常的简单,用户在熟悉某一个单元后都可以复用到其他页面模块之中,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移动端
移动端整体设计和web几乎没有太多区分,一眼看去就是一个web版的缩写,但是在某些体验上移动端的设计更佳。首先,移动端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的浏览体验,因此信息的展示就显得非常的主要,Google+的卡片式结构能够比较完美的承载这些信息,此外,定位更加清晰准确,底部tab只突出最核心的功能,并且底部导航固定显示,照顾那些喜欢不断深入的用户,避免以为层级过深而迷失方向,同时针对移动端的特性对一些细节做调整。最后,所有的动效,手势都是针对移动端进行设计的,各种转场动画不仅让用户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毫无突兀的感觉,将功能、感官、体验完美结合。
▋机遇与挑战
本次改版可以说是Google+更加明确自己产品定位的一个信号,整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新版同时也招来了很多负面的声音,特别是web版本的体验相对较差,很多不可思议的操作例如:不支持鼠标hover,进入详情页后返回上一层级居然需要先点开隐藏的导航然后再点击才能返回(还不如点浏览器后退方便),虽然是实现了全部版本的统一,但是却没有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设计,可以说这一点导致web的体验非常差。
总体来说,新版的Google+是一款好的产品,但是他如何在竞争激烈且已被寡头垄断的领域获得自己的空间还有一段较黑暗的路要走,是就此沉寂还是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就在此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