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我们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一年级的项目中就有跳远这一项,所以大部分孩子能基本了解一些跳远的要求,但是关于如何准确选择终点以及如何确保公平,孩子们还是有些不清楚或者不能准确表述的。
引入:基于这样的学情我将本节课创设情境青蛙王国想进行跳远比赛,青蛙国王想要邀请人类小朋友做裁判员,但是青蛙国王要先考验我们的人类小朋友能不能做一位公平的裁判员,只有公平的裁判员才能帮青蛙国王举办跳远比赛。
活动一:首先根据孩子们跳远比赛经验让孩子们说出小青蛙应该从哪里开始跳,此时大部分孩子能说出“前面有一条线”这样的话,此时我在追问这条线在科学上叫什么线,大部分孩子能说出起点线。紧接着我出示一条纸带在黑板上并在纸带上画出一条起点线,然后拿出一只小青蛙先放在离起点线较远的地方问小青蛙从这儿跳公平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能说出这样不公平因为没有站在起点线上,此时我在故意把小青蛙往前挪到超过起点线问孩子们小青蛙可以起跳了么?为什么?此时孩子们也能说出不能,因为它超线了不公平这样的话。我在追问那小青蛙到底在哪里跳才公平呢?多次追问直到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对齐起点”这样的话为止。在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做一位公平裁判员的第一个要求。然后我就让小青蛙跳出去了,在问这只小青蛙的终点在哪儿。大部分孩子根据自己的跳远经验能找出终点在小青蛙后脚跟处。但是我在做预实验时发现小青蛙很容易翻面,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小青蛙跳了一次故意让小青蛙翻面并且让小青蛙前脚跟朝向起点,再次问终点在哪儿。此时就有部分孩子有所犹豫了,也有部分孩子能找对,此时我没有说谁对谁错,我只是给孩子们说在所有的国际赛事中国际裁判们都是以身体离起点最近的地方作为终点,所以我们帮小青蛙办跳远比赛时就采用国际裁判的方式找离起点最近的地方作为终点。并告诉孩子们学会找到终点就是做一位公平裁判员的第二个要求。最后在强调要做一位公平裁判员也要保证每只小青蛙跳的次数是一样的,每只青蛙跳两次,第一次试跳第二次正式跳,如果不按要求跳的小青蛙就要取消比赛资格。
活动二:小组举行青蛙跳远比赛,组长负责用画起点线并且写上组号。然后从一号组员开始依次比赛,其他同学做裁判并且监督跳的同学有没有标记对终点。按照组号依次完成比赛,倒计时10秒时由材料员将材料放入材料盒后按序号整齐的摆放在讲桌上。
活动三:将小组的纸带按组号展示在黑板上,提问大家能找出今天的青蛙跳远冠军么?此时大部分孩子会说是几组的最远,然后我追问真的吗?你的判断做到公平了吗?此时大部分孩子能反应过来还没有对齐起点线,然后我在将起点线对齐后让孩子们找出今天的冠军青蛙。
本节课我也是一边上课一边修改,最开始时我是根据爱牛的青蛙材料数量给每个小组准备了3只青蛙,让他们两两合作完成比赛,上了一节课后发现有些孩子就会出现争抢青蛙或者自己跳时就不按要求跳很多次。后来我就改为了每组一只小青蛙轮流跳,并且在活动一时以青蛙国王的口吻告诉孩子们如果不按照要求跳就要取消比赛资格。后来的班级就发现情况改善了很多。以及在为每个班级准备纸带时,我采用了两个班级用一套纸带的方式一个班用正面一个班用背面,这样一来是可以帮我减少一点儿准备纸带的工作量,二来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这些纸张都是树木做的,我们一单元学了《植物》知道了植物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节约用纸,这样两个班用一套可以更加环保。
本课上了之后也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是真的每个班孩子的情况都可能不一样,不能因为有些班在某些方面做的好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其他班也能做的好。比如:如何让小青蛙跳起来的这个小细节,我先上的三个班我都教了他们如何让小青蛙跳起来,他们都告诉我他们会因为他们以前玩过。所以我就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玩这个,结果在第四个班就出现问题了,在他们小组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怎么让小青蛙跳起来,我就只能先暂停活动演示一下后在让孩子们继续比赛。所以我觉得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在心细一些,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不能直接把其他班级的情况往另一个班套。
今天听完很多老师的分享以后,就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姣姣老师要继续好好的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