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山五龙镇赶集的时候,走在拥挤的街道上,街道的另一端有个老太太在卖花,她的面前只有三颗花,这三棵花的颜色很艳丽,是艳黄的颜色,远远望去非常醒目。博山五龙镇的大集从东边走到最西边就是一个花市,花市不是很大,是一个围起来的场地,场地北边有几个店铺是专门卖花的,还有一个大点的花厅。店铺里的植物看起来都不是很鲜活,散乱在门前和店铺内,没有很美丽的花。
有一家店铺门前有几颗和那位老太太相似的花,也是开满了艳黄的花,所略有不同的是,这些花植株稍微大一点。问了老板娘这花的名字,称是“如意花”。记得当时是三十元一颗,扛着花盆挤出大集,路过老太太的花时,过去问了问价格,果然,老太太的比我们买的要稍微贵一点。
后来去淄川赶大集,那里也有这样的“如意花”,这次的是玫红色的花瓣,玫红色的花瓣中间夹杂有黄色的花朵,非常好看。果断买下带回家。
上网查了查,这种花的名字叫“五色梅”,五色梅的别名很多,如:马缨丹、臭牡丹、五色花、臭花檗、臭花、如意花、臭草、猪屎花、臭金凤、昏花、五雷箭、穿墙风、天兰草、毛神花等。五色梅不但作为中药在使用,在民族医学中也使用广泛,如苗、壮、彝族,而且在苗族中还有锐酒抓、莴杭嘎的别名。
五色梅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半蔓生常绿小灌木。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由许多像小米粒大的小花组成一朵稍微大点的花序,花冠根据品种和开花时间的不同,有黄、红、粉红、橙等色,有时还夹杂着蓝色,每个花序都五颜六色,故称五色梅。五色梅的花朵有点像一个一个的小球。五色梅是一种非常皮实好养的,在初夏开放的花儿。在适宜条件下五色梅全年都可开花。
生长环境:五色梅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但不耐寒,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较好。花期6~10月。性喜温暖、湿润、向阳之地。在南方基本是露地栽培,北方可作盆栽摆设观赏。对土质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生长最好。该种为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也耐干热,抗寒力差,保持气温10℃以上,叶片不脱落。忌冰雪,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耐旱耐水湿,对肥力要求不严。土壤不要太干,特别是开花期间。如太干燥,则易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开花。
养护:5~10月,每7~10天施饼肥水,特别是花后应及时追肥,以保持花开不断。10月底,要移入室内,华东地区可放置在冷室内越冬,若室内阳光充足,温度在10℃以上还可开花。入室后,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对过长的新梢可作适当短截,以方便存放。
制作好的盆景春至秋的生长季节可放在室外向阳处养护,即使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求通风良好。五色梅生长较快,栽培中应及时剪除影响造型的枝叶,以保持树形的美观,每次花后将过长的嫩枝剪短,秋末冬初入房前对植株进行一次重剪,把当年生枝条都适当剪短。
冬季移置室内向阳处,若能维持15℃以上的室温,植株可正常生长、开花,应适当浇水、施肥和修剪。若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节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8℃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对植株再进行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响树形的枝条。
管理:五色梅耐修剪,要使其成为圆头状优美树冠,需经常进行摘心。当幼苗长到约10厘米高时即摘心,促使其从基部萌发分枝,保留3~5个枝条作为主枝,待主枝长到一定长度再行摘心,使主枝生长均衡。位于上部的主枝先摘心,位于下部的主枝后修剪,上部主枝在摘心时去枝量略多于下部主枝,这样各枝间生长匀称,便形成了圆头状株形。植株成形之后,随着枝条不断生长,以后要经常疏枝和短截。每年春季结合换盆,把过密枝、纤弱枝、交叉枝及病虫枝从基部疏剪掉。保留的枝条,根据生长情况分别留2~4个芽短裁。开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以免消耗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