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244-禾欣-05周-乡间生活,年味将近
临近新年的这一周,过得非常丰富。
先是回到了乡下。
我们又有机会亲近自然了。
一行人挖了冬笋,因为今年是大年,收获很大。男性壮年劳力负责挖笋,我和孩子们负责把他们挖出来的笋收起来放进袋子里。找笋可是非常需要眼力的呢!冬笋还没有冒出头来,能否找到,全凭经验了。找不到笋的我,倒是找到了三株已经不太新鲜的小蘑菇。
挖了笋,回到姑妈家,小孩子们先去溪边抓蝌蚪。菲菲,巧悦,庆庆,三个人,在寂静的溪边,找了很久,最终菲菲抓起来两条,我认为是小鱼,勇军却说是蝌蚪。
在乡下,只要到了饭点,乡里乡亲的邻居都可以走进来,拿起碗筷一起吃饭。中午,十几个人一起围着八仙桌吃了土鸡煨笋,还下了豆腐,海带,一起炖煮。不得不说,丽水的豆腐是真的特别好吃,完全原汁原味,连清美豆腐都远远无法企及。
午饭后,我和孩子们又去了夏天玩水的坑,那里的水还是清澈见底。就像一处秘密花园,是我们的自留地。
乡间的夜晚,五六点就已经漆黑一片了,没有光污染,只有漫天的繁星闪烁。邻居们生起大火堆围坐在一起烤火谈天,小孩子们也围在一起放小烟花,烧火玩。八点左右,我们一家人就早早睡下。姑妈的家,是真正的“民宿”啊!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只见窗外的山间云雾飘渺,恍若仙境。
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拿小木棒烧火玩,我则一个人朝山上走去,想去寻访我的那些植物朋友和昆虫伙伴。我尽力睁大了眼睛,想找到一些宝藏。走了许久,不见它们的踪影。正觉遗憾之时,忽然在一篇柔软的嫩绿苔藓的上方,发现了一朵食指大的堇菜科的小花。我兴奋地轻轻扒开了旁边的杂草,为她留下了美丽的倩影。已经心满意足的我,还不想停下脚步,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上走。在一堆乱石块中,又发现了几朵洁白的野草莓的花朵。山体下方的石头上,苔藓茂盛。上方,都是参天的毛竹。一片翠绿之中,只有我一个游客。越往上走,天地越寂静。夏天随处可见的蜘蛛蝗虫蚂蚁都不见了,地上散落着松树的树皮和枯萎的蕨,还有竹叶。忽地,一片鲜亮的黄色映入眼帘---原来是菊科的某种植物,有一朵花瓣完整的,其他几朵花瓣有些残缺。但是即便如此,在萧索沉寂的冬日,也已经非常明亮了!蕨类植物,也正孕育着幼苗。一颗颗柔软弯曲成“9”字形状的嫩芽,正破土而出,挺立着曼妙的身姿。再过不久,它们都会变成蕨类家族的一大成员,装点山林。
快一个小时了,我开始往下走。下山的路,更加精彩。我遇到了放牛的老爷爷,七八头牛,在他的吆喝下,有秩序地乖乖行进。我站在边缘,给它们让路。就在牛儿们过去不久,在路边发现了类似于罂粟科伏生紫堇的植物。它的别称是“夏天无”,为什么到了冬天,还有它的身姿呢?具体的名字,还有待考证!再往下走,还发现了和菊科同样明亮的毛茛。只有零星的一两朵,它们的花瓣内侧,都闪着革质的色泽。
下了山,我们朝丽水市里开去,中午喝了喜酒,在主持人营造的那种氛围中,不禁流下了滚烫的热泪。两个年轻人由此步入婚姻的殿堂,将来会经历真真切切的生活的磨砺,但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生活即便再难,也值得好好去过啊。
吃完酒,下午,我和庆庆去了美术馆。诺大的场馆内,除了我们母子俩,只有另外一位长者在静静地欣赏画作。这次展出的都是丽水地区松阳画家们的画。有油画,水彩画,色粉画,中国画。油画的质感非常厚重,走近一点,就能清楚地看到画家是怎样铺陈颜料的。水彩画中,有的比较抽象,有的非常田园,描绘了清新的植物花草。色粉画,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特殊的光泽。中国画,都是巨幅的,十分震撼。每一副画,都比我和庆庆要高,要宽。在这些画作面前,我心动不已。我拍下了很多照片,包括一些画作的近景。生活在一个拥有美术馆的城市,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网络时代,电脑手机上的画作一搜一大把,但现场观看的感觉,就如同聆听现场音乐会,那种直接的面对面,那种现场感,始终是无法替代的。希望走进美术馆的大人和小朋友越来越多,好好地利用这样免费而珍贵的资源。
这一天的晚上,我们又回到了乡下姑妈家,和庆庆,菲菲,巧悦,一起画了画,睡了一个香甜的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张罗着准备回城了。姑妈呢,则是拿出了自己做的一样一样特产:山上挖来的笋,地里种的红薯;大火蒸的千层糕,太阳晒的番薯丝;风干的地瓜干,磨出来的红薯粉;腌了个把月的酸菜,松软的红糖发糕……不仅仅是这一次,而是每一次,每一次回来,再回城,后备箱总会被这些爱的重量塞得满满的。姑妈用她的双手,守护着山里的家园,让漂泊在外的人有个根据地,也更加守护着亲人们的胃,守护着亲人们和那片土地之间最直接的链接。也不仅仅是姑妈,还有姨妈,还有沾亲带故的乡亲,他们都会用一麻袋一麻袋的食物,把我们的小车塞得满满当当。冬天,我们带回来冬笋,夏天,我们带回来西瓜。不管是什么,都是那片土地的味道。
临走时,去看望了队友小时候的阿婆,她也马上拿出花生糖,碰柑,来招待我们。只是短暂停留,却还看见了一颗很大的树,开满了粉白的花朵,树枝间有十几只绿羽的小鸟在歇息。阿婆的媳妇带我们走近那棵树。走得越近,花的香味越浓了。高处有蜜蜂嗡嗡嗡忙碌地采蜜。庆庆一摇,就下起了一阵花瓣雨。墨绿色的远山,袅袅上升的烟火,枯黄的梯田,热情的花树,羊肠小道还有土房子,近处的菜地和孩子……这大概就是传说中世外桃源的模样了吧!
最后,买好了土鸡,终于回城了。在丽水市里的姨妈,又给我们添了一些特产:糖糕,泡精肉,番薯丝,土猪肉……载着满满一车的特产,载着满满一车的浓浓乡情,终于又驱车回到了上海。
在写下这篇文字之后的明天,我们又要启程,去湖北,去庆庆外婆家,去过一个温暖的新年了。想到几年前,每到过年就无名伤感的自己,微微一笑。我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一次,更懂得年的滋味了。喜欢自己这样的改变,也期待着以此为起点的全新生活。
物质世界一直在滚滚向前,在一切飞速变化的时代里,还有一样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亲情。使得中国年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就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一脉相承的乡情啊。无论离开大地多久,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不管离开家乡多久,我们都来自那让人魂牵梦绕的一方水土。我爱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我爱我们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