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乡村小学回调到了县城小学。上课过程中总觉得县城小学的学生和老师的配合度并没有乡村小学的程度高。
同事说是因为我在乡村小学是主科老师,在这儿是副科老师的缘故。可是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指令是不变的。很多孩子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部的环境和声音不闻不问。这在乡村小学很少见,再怎么调皮的孩子也会听从老师的指令。
我跟一同回调来的老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她说:她上周就发现了。觉得在这儿上课比乡村里上课费劲。哦,忘记说了,她一直是数学老师。我们觉得是在幼儿园阶段纪律性没有养成。县城幼儿园的条件比乡村好很多,教具多,环境好,老师对儿童可能也会有些溺爱。乡村里,外部环境的诱惑减少,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活动的参与,老师的指令,都能很好的完成。好巧的是:这个同事的孩子在乡村上的幼儿园。今年一年级随同事回调回来。上课过程中的表现也很优秀,和老师的配合程度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所以学东西也很快。
有人说一早懂规矩比较好,有人说孩子太小,以后有懂规矩的时候。
可是,集体活动中讲究的就是一个“规则”。在规则里会有无限的自由。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自由活动是最好的方式。
上课过程中,对老师的指令不闻不问,就有一种竹篮打水的感觉,还有一种豆腐摔在地上捡不起来的感觉。
除了教学的地区差异,电子产品的影响会不会也有?农村的孩子下课到处跑着玩,县区的孩子因为在小区里,活动范围小。如果家长忙了,电子产品是最多的陪伴。电子产品接触多了,会不会形成游戏脑?
最近很迷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