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潘大帅,一个有懒癌的享乐主义者,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朋友都叫我义薄云天潘大帅,因为平时朋友聚会,但凡喊上我,场场必到。
也有人说我是熬夜修仙党,周末在家要睡到日晒三竿。
女朋友说我是游戏宅男,电脑键盘换了3个,半年的鞋子还和新的一样。
但是今年,所有人对我的印象都变了,用“走火入魔”来形容我。
我报了很多网课
2016年是所谓的知识付费元年,但是直到2018年我才开始为知识付费,说明之前确实宅出水平宅出高度了。
以前的朋友圈,晒的是天南地北,吃喝玩乐。
现在的朋友圈,晒得是知识付费,课程链接。
但有些课程让我擦亮了眼睛,从那些转发的付费内容海报就可以看出来,3天快速入门,7天学会XX,21天做一个XX人。需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或者说更深度的知识。
吸引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短时间,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一个你现在想要学会的知识或技能。第二就是学到超出你认知以外的知识,让自己突破原有的认知边界。
买课的初心是没问题的,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实际结果却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看过了很多教你月入3W的课程,然而我还是一个月只有5000块钱?
课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我对课程的预期太高,对自己的要求太低。课程不是买了看了学了就算有用了,真正用到生活工作中的可能没有20%的人。
从阅读到写作再到社群,我的课程始终围绕着这几个主题。年初加入了剽悍一只猫的剽悍读书营,刚看到1500元的入营费用有点腿软,作为一个在家里没有经济地位的人,这是我一个月的额度。最后打动我的就是一句猫叔的名言,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我买了很多书
书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量词,用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在和亲朋好友的聚会中。你最近怎么样啊?在干点什么?我嘛,我最近看了几本书,也没干什么。
追求阅读速度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都充斥着一股速读风,教你3分钟看完1本书的精华。可能吗?能用3分钟解释清楚的书,还有什么价值呢?
书最大的价值不是追求一本本看完的数量叠加,而是你真正看懂了多少,在生活中运用了多少,你因此改变了多少。做好减法,少看几本差书,多读几遍好书。
据统计,中国国民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不过四本,社会上 99% 的人,10 年时间,阅读的非虚构类著作,没超过 100 本。
量级差异,才能拥有信息不对称优势。信息不对称下降,智力不对称上升,这是社会大趋势。智商再高,天才与庸才,不过两三倍左右差异。但如果你精读过 1000 本以上的难书,你很容易拥有 10 倍、100 倍于同辈人群的信息差异。
写读书笔记,百篇千篇万篇,区分开不同人群。
我写了很多字
我回到家一般只有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我选择了3个小时都读书的话,大概率可以看完1本书,20万字左右。如果我选择了3个小时写作的话,那我可以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
虽然我现在输出很慢,效率不如看书高,但我还是选择两者齐头并进,花1个小时左右看书,2个小时左右写作。输入带动输出,等写作熟练了,效率自然提升。
有朋友会来问我,写作的时候没有灵感怎么办?坐在电脑前一天,可能也就敲出一个标题和开头。
脑子里有很多很多思路,感觉随便怎么样都能写个万字长文。但是一到了落笔的环节,就发现这里缺一点,那里少一点,好像又都不用了。
其实这不过是你的大脑影响了你的判断,你的潜意识中,觉得所有的素材都是重要的,你现在想到的内容都是可写的内容。你更纠结的是,这么多内容,我要怎么编排成一篇文章,而不是我怎么把它删减成一篇文章。
写文的必要能力,精炼和筛选,缺一不可,有重点的文章才有节奏感。
我的未来,想在写作的路上,多走一会儿
人生不过百多年,运气差点可能只有几十年。一种名为“明”的蛤类动物,有507岁的寿命,蜉蝣却只有昙花一现的一天生命。
我更愿意花时间去看书,而不是去社交。有可能这是一个缺点,但是对我来说,1小时的自由时间那么宝贵,我从书中获取的知识远超社交所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幸福感。没有人能把24小时过成28小时,只能挑对自己来说,成就驱动更强的事情。
人的认知需要深度,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一个人的“深度”不是天生的,是学习、思考、历练的结果。无论自己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看看书,写写文章,通过读书和写作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些人把灵魂留在了世界上,有些人带回了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