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走进非遗传承——广德皖南紫砂雕塑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
团队名称:多乐多乐队
团队成员:魏琪、蔡海琴、李园珍、丁芜萱、陈思语、王丹、郑萍萍、许方洁、李伟、丁希午、胡梨洁、汪浔、麻凌云、蔡永涛
项目类别:一般团队
实践主题: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时间:2022年1月5日至9日
实践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文化馆
正文:
2022年1月5日至9日,安财经济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伍多乐多乐队队长带领六名队员参观广德文化馆非遗展览,开展为期5天的非遗传承及文化了解活动,通过现场文化展览,实践了解,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原生态紫砂雕塑技艺所蕴含的地域特色与文化魅力。
队长带领我们穿越近达200米的非遗展览长廊,向我们介绍关于皖南紫砂雕塑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观看一些展品。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徐代林老师的获奖紫砂雕塑作品《蟹蟹喽》,还近距离观察展品的材质和编制。同时通过展览更多了解其他种类的紫砂雕塑,如木雕、砖雕、根雕等等,更多的还有将雕塑和竹编结合在一起,打造复合型的非遗产品,在享受和了解非遗文化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喜悦。
另外,除了线下的观展活动,我们还通过线上通话的形式向徐代林老师请教了关于非遗文化传承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看法。对于非遗传承赋能乡村振兴,不仅仅体现在于传承活动导致收入的增加,而更多体现在一种精神财富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将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并且愿意传承他,也促使文化产品有更多的创新。老师通过他的非遗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紫砂雕塑作品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亦如它更多的体现在一些日常的元素如蟹,蝶等一些小动物的身上。
活动中,队长通过活动前了解的文化知识,向我们讲解了紫砂雕塑的来源以及制作的流程以及相关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学校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也更加了解我们当地广德的皖南紫砂雕塑作品。启发大家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结合自己家乡的非遗文化进行跨学科探索,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探究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要求大家既要勇于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又要做好非遗文化的观察员和研究者。
通过了解,队员们也对皖南紫砂雕塑十分感兴趣,勇于提出各种问题,并且对于非遗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能做出哪些贡献提出了基本的假设。在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中更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担。活动的最后,这次线下实践队长合队员们一起在非遗文化传承的牌碑下共同合影,共同留恋这一值得记录的时刻,同时也为我们线下实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学们的心中也种下了非遗的种子。
艺术来源于生活,原生态艺术反映着各地域各民族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可以说,原生态艺术是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人民大众对美的最质朴的诠释。可以说这些原生态的艺术就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我们更应该努力为结合当代的乡村振兴,让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撰稿:魏琪 拍摄:魏琪、汪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