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中总有一些这样的热心人,他们几乎有求必应,安排任何事给他们都接。他们喜欢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都有求必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非常内疚。在他看来,别人的事情优先级远高于自己的生活,最终,全力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的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们常常在夜里觉得自己怎么完全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其实在生活,工作中大家都或多或少都中过以下这些招。
1.把别人的需求时刻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终把有善待人作为准则,因此受尽委屈
3.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4.面对强势的人,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5.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下与人起争执
6.在公众场合,工作中不敢做任何会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
7.总是无理由地同情朋友,并单方面关怀对方
8.过度夸大如果拒接别人就会伤心的后果
事实上,当我们一想到拒绝地情形时,拒绝某个亲人,朋友的请求,都会觉得有所畏惧。我们从小就被培养成要满足父母,老师,朋友的期望,但往往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被压抑了很久,被这些琐事拖累了我们前进的路。
这种恐惧的反应已经根深蒂固,让我们害怕说“不”,所以我们会尽量避免说“不”,也缺乏说“不”的经验,并由此产生了恐惧说“不"的连锁心理反应。过去我们是因为别人因为喜欢才安排事情给自己,害怕不接受对方安排就会失去一切。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但实际上,我只需要想,别不好意思拒接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如何一种更清晰,更自信的方式表达出“不”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安抚住对方的心情。
“客气的拒绝”法
在用来应对同事提出各种要求的时显得尤其有效。首先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说“感谢他/她在做这件事时能想到自己”),然后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说:“我还不知道,我得想一想这个周末有什么其他安排”),接着用某种积极的跟进方式,让事情有个好结局(说:“过几个月后我就没那么忙了,到那时我们可以见个面)或者直接说一些令人高兴的话,如“祝你们做的顺利”。
千万不要用举棋不定语气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交谈时,在对方觉察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并试图说服或操纵你改变主意之前,客气而果断地结束对话。
“卡壳唱片技巧”法
你可以通过不断对说话的人重复相同的话,以达到清楚明确地传递某种信息的目的。这么做的真正好处是,它能够让你保持冷静、而不会被对方这样或那样的争论带跑了方向。
不要陷入他人所说的话语中,要据理力争,你可以这样说:“我听得出,你很心烦/压力很大/只做老板交代的事情……,但是……(插入你要重复的信息)。
既了解对方的反应,又坚持重申你的核心信息,通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明治评价”法
脑中试想一下某个评价三明治的情景,两边的面包很好,但中间的大块夹层有待改善。你在对某个人或某事及对方的技能,表现或品质进行评价时,你可以先评价“面包”,即说出值得夸奖和肯定的部分,然后在抛出针对“夹层料”的问题:“你怎么进行改进?”
例如你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一天培训后的感觉,可以这样说:“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为我们组织的这次培训,谢谢你们。但是,如果培训老师能够更多涉及我们的工作内容就更好了;我们觉得他们不是很了解我们在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我希望我的反馈能够对你们以后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有帮忙,如果想要,我可以提高一份书面报告。”
有多少次我们被这些爱心困恼让我们裹足不前,我们完全被自己打造的“爱心牢笼”困住了,而且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拆掉这个牢笼。以上三种拒绝的方法,可以帮忙你以更清晰,更自信的方式传递出原本觉得难以表达的信息如拒绝、抱怨等情形。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越少,越好”,它能够帮忙我们记住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并指导我们做出选择。我们应将这句话运用到人生当中所有整理中,从丢到那些没用的、不适合自己的活,丢到不喜欢的东西,删除不喜欢的朋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许巍的新歌
在《可爱的诅咒》一书中有很多如何应对爱心泛滥的故事,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