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上生长的力量
1
前几天,城里回来老家休假的阿岚跟我聊起一件事。
她说在城里很难买到真正的蜂蜜,家婆嘱咐她回老家问人养蜂的买点好的回去。阿岚说,蜂蜜真假她不在行,但她认为在老家,乡亲应该比城里人实诚。
阿岚在亲戚介绍下,跟一位大叔买了五斤。不懂蜂蜜质量的人确实有时候很难辨认真假。阿岚觉得又是亲戚介绍,想必没啥问题,就放心的买了。
可买回家,家婆打开一看,就说阿岚,你买的这种蜂蜜也算是真品吗?我马上插上话问:“阿岚,你买了蜂蜜是怎样的?”
阿岚一面无奈对我说:“家婆说,蜂蜜就如水般稀,用筷子撩起来,流下的速度瞬间就没了。”听了阿岚说,我就很明确对她说:“你买的蜂蜜有两种可能:一是真的,但不是成熟蜜;二是假的,是蜂农喂白糖的。”阿岚说:“你怎么知道?”
我笑笑,没回答她!
现在,很多人为了能赚多钱,把自己的原则底线抛到脑后。就如阿岚买蜂蜜,明明都是乡亲,但是她卖给他的却是“水蜜”,很多养蜂人,为了能在花期达到产量高,就把摇蜜时间缩短,本来十天半个月的蜂蜜才是真正的成熟蜜,有些蜂农却三四天就摇一次,产量比十天半个月要高双倍。
而且,有的蜂农不为消费者考虑,用白糖来喂蜜蜂,产量同样亦高,价钱和成熟蜜一样,不懂行的人肯定也看不出端倪。你买蜂蜜的钱,却吃着白糖的价。
做生意,久而久之,你是真心还是假意,慢慢大家就会有目共睹,想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阿岚知道那蜜不是真蜜,她说这种人走不远,给她话一击即中,蜂农由于质量没把关,这段时间跟本卖不出去,天天叫苦连天。
良知,在这个社会真的微乎其微。
市场上经常听到很多人的吐槽,说买啥都不放心,不是牛肉注水,就是鸡鸭鹅有激素,不是鸡蛋有苏丹红,就是蔬菜水果有农药残留。
是啊,现如今,人人都为了所谓的幸福生活,赚大钱是体现人是否有本事,能不能幸福的标签,私底下,却做着昧良心的行动。
农民,以前在大众眼里,纯粹朴实,不掺合一点势利倾向。但如今,太多农民套路比城里人还深,嗅觉到城市人对生态自然东西迫切需求,打着“原生态”的旗号去谎骗城里人。从而使自己的农产品山鸡变凤凰,生活也幸福满当当。
古人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便是做人的道徳原则。
3
阿何是村里的种豆角能手,每年她的豆角不愁没销路。即使豆角钝市,她同样也能销售一空,比起很多同行菜农,她非常情商良知人格高。
阿何对于快出售的豆角,她会照农药提示打虫,而不像其他人,明天要出售,晚上还打虫。阿何说,多少人吃的不是豆角,而是农药,这种没良知的事情她不会做。
阿何说她的豆角拿出去卖,有的人就冲她豆角有虫眼,她说这种人很聪明,也许知道农作物如果一点虫眼都没有的,肯定就是农药超标。阿何说很多菜农,拉出去卖不完的菜,自个不会拿回来吃,半路就扔到河里。
这种事很多人都可能耳熟能详,可还是有很多人买东西只求漂亮,不求质量和食物安全。
3
我们老板经常带着他的客户去镇上一家农庄吃饭,偶尔会带些菜回来给员工吃。我们好几个都是农村自己家里有生畜,知道真正的农家鸡要养上七八个月才能达到口感有嚼劲。
而老板拿回来的鸡肉,吃在嘴里没有鸡味不要说,连嚼劲都是软乎乎的,何说真正走地鸡?那家农庄每天接待城里人络绎不绝,城里人也吃得乐此不疲!
不知者无罪,罪过的人是用愰子招遥撞骗。
社会的发展,人求富心理更紧迫,农民更是站在良知这钢丝线上摇摇欲坠。其实也不只农民,不泛各行各业的人们也有。
老祖宗留下的谨言: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积徳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愿世人且行且珍惜。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