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是一年冬至到,当朋友圈铺天盖地的饺子袭来时,突然想到自己对于冬至的认识,好像仅限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要吃饺子”然后好像没有更多了了。每一次好像百度之后,以后再说起,好像还是只知道这几点。
于是从百度百科查找,整合各种信息,到绘制完成。大约三小时。然后现在得空坐下来,回忆一遍整个冬至的相关信息。发现思路很清晰,回忆很流畅。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想想,我们有多久都一直停留在浅阅读上,还自以为读的东西挺多,其实真正吸收到的有多少?
冬至,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太阳在黄经210度,直射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预示的冬季的开始,开始进九,民间会有一些数九活动,如“画梅花,九九消寒图”,选九日,邀请九人,摆酒席等等。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汉代又称为“冬节”,官府要向皇帝祝贺,称“贺冬”,官员互相之间则拜访,称“拜冬”。魏晋六朝时期又称为“亚岁”,老百姓互相拜访祝贺,称“拜节”。后又有别称为“长至节”。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而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自古以来,冬至这一天都要吃饺子,源于纪念医圣张仲景在这一天舍药。发展到现在,各地的饮食习俗都不一样了。北方还是吃水饺为主,也有喝羊肉汤,以驱寒。南方多以汤圆,馄饨,油炸食物,冬至线面。
冬至日是第一个制定的节气,故在周秦时期,被称为岁首,过新年。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后来又叫“小年”。
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用来指导农事,所以冬至要施好腊肥,加强防冻。由于每年冬至日的时间并不一样,在12月21,22,23日这几天,故冬至日和清明节一样被称为活节。
自古文人多情义,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怎能少了文人墨客的感慨。其中就以杜甫的《小至》中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最为出名。白居易也有“何堪最长夜,俱是独眠人。”这样的感慨。除了高雅的诗词,也有很多谚语在民间传。如:“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暖,烤火到小满。”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思维导图实战践行!因为有用,因为好用,所以我用。欢迎你来!
我是爱画导图的汪静,希望给孩子们好的学习方法,享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欢迎加入汪志鹏发起的【思维导图,百图绘制计划】//www.greatytc.com/u/bb7f35b8bad9
更多好文,尽在这里!相信我,打开这扇门,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