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总是给人生机的意向。人们常说春天是绿色的,大自然是绿色的,就连过马路时的绿灯都好像在说:“快!前进吧!”。
也许从电影的名字便可以看出电影与森林密切相关。“森”,指森林,苍松翠柏,生生不息;“殡”,意为死亡,消失殆尽,与世长辞。因此,电影本身就是在探讨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当然,此处值得一提的则是这里的死亡指的是一生挚爱的逝世。
影片回归田园,偏向日常。主要讲述真千子由于丧子之痛,去了奈良北部的乡间,成为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她所服务的对象正是已痛失爱妻33年的茂树。
从故事叙述的角度而言,电影开头相当隐晦,节奏缓慢。如果没有看简介,我相信是不知道电影在表达什么的。丧子与亡妻两个主要原因也是在电影的进展中才慢慢揭露,可能这就是导演的用意。不想在开头就给观众情节信息,只是拍摄大自然和生活的画面。
但是,在画面的拍摄上又体现了导演细腻的一面。但是,影片的中间部分,在森林中摸索的时候,画面暗到我觉得过于压抑了,可以看到的亮部所剩无几。
电影多处使用了长镜头。就长镜头本身而言,给人的感觉是空旷,悠远,好像画面会更添几分生命力。首先,在开头的一段长镜头里,送葬者的渺小与自然空旷的绿色形成了对比。
几个绿色的画面感受一下:
除了绿色的画面,电影让我们更接近自然的大概就是声音的处理。风吹过树林,脚踏过的丛林,鸟叫的声音,密切逼近的雨声,湍流的大水以及影片最后的音乐盒。
大自然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配乐。
回归到电影本身的故事线上来说,茂树不顾一切冲进树林里,只为了寻找妻子。并且把这些年不间断写的日记本带给她,每一本都是厚重的思念,每一页都是深刻的哀思。在他心里,包的重要性远大于他自己。深情至此,我想没有真正爱过的人,大抵会怀疑是否有这个必要。
他虽然有些痴呆症状,但在诺大的森林里,却记得妻子“归宿”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仍旧回忆起与妻子跳舞、弹钢琴的画面。
同样是丧子的真千子,在走过水坑时,突然吓哭。只因有洪水的记忆涌上脑海。她的儿子仍旧活在她的心中,悲痛久久无法抹去。
茂树回头找真千子,说道:“我不知道怎么出去,前面没有路了,没有能让我们走出去的路……”
在滂沱大雨中,两个“迷途”的人互相依靠,互相救赎。
电影的最后,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茂树取出包里的33本日记本,拿出一个音乐盒。在枝叶婆娑的森林中,真千子将音乐盒一边转动一边举向空中,就好像真子(茂树的妻子)也来听到了这美妙的声音一般……
《百年孤独》中有一段话: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除此之外,个人比较推荐河濑直美的另一部电影:
《橙沙之味》
详细内容请见个人公众号:闪闪是一只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