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常有的事,矛盾和冲突从某些方面来说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成长,但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感知矛盾,除了了解孩子,更重要的在于了解自己,感知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言行,这样有助于将冲突或者矛盾扼杀在摇篮中,即使不能及时的制止冲突或者矛盾的发生,却也可以更好的控制事情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时间来到10月13日的晚上,事情的起因是宝宝这段时间总是很晚才睡,自然我也会睡的很晚,所以整个人状态都不是很好。于是我改变策略,在他中午睡了大概半小时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弄醒他,虽然也觉的这样做他可能没睡好,但是想到晚上可以早点休息,补充回来我也就没再想太多。
晚上10点准时上床休息,一如既往的我开始给他讲故事,加上他的提问和互动很快时间就过去了40多分钟,我看表快11点了,就告诉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把外面的衣服脱掉,(最近天气冷所以让他穿着线衣坐着听),穿着背心睡觉舒服。谁想不知道是还想继续听故事还是还没有睡意,总之各种不愿意,嘴里还不停的说着不睡觉不睡觉。
一想到中午就睡了10分钟,现在也都快11点了,我就上去强行的脱掉了他的衣服,然后放他躺下,盖上被子,结果我刚一转身准备关灯,他就起床而且直接跑到客厅坐在沙发上,还一脸微笑的看着我。
正常的时候我知道他这是反抗和报复我刚才的行为,但是当时的自己看着已经11点10分的时间,担心中午没睡觉,加上晚上的天气比较冷,而他只穿了背心在客厅,这样跟容易会感冒,所以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走到客厅让他回去睡觉,结果显而易见,他说不睡觉,继续玩玩具,这次我强行抱着他离开客厅来到房间,把他摔在了床上。
终于即使是2岁3个月的孩子他对外界的感知力也是极其敏感和准确的,宝宝即刻察觉到我对他的不尊重,虽然我没有动手打他。他开始哭闹,我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多么的不恰当,于是抱起他开始哄他,告诉他天气太冷,受凉就会感冒,希望可以关上灯和他一起睡觉,结果他说不关灯,也不愿意睡觉。
于是已经无法控制情绪的我又一次陷入恶性循环,我告诉他那你自己想好,如果你开着灯,妈妈眼睛不舒服(这个是骗他的借口)那就要睡到另一个房间,你想让妈妈睡这里还是睡外面啊,他说外面,于是我准备往外走,他开始哭起来,这一次哭的很伤心,我趁机说那妈妈关灯了哈,结果他边哭边大喊不关灯,这个时候,生气,愤怒,无助充斥着我整个大脑,加上时间已经11点半了,在听到他不关灯之后我直接拿起被子关上房门出去了。
我心里清楚我自己做错了,我在用威胁的方式和孩子进行着一场权利之争。结果可而知,他哭的痛彻心扉,伤心欲绝,我赶紧进来,宝宝边哭边说着妈妈出去妈妈不出去,我意识这样的状态说明宝宝内心已经很伤心了才会言语上出现混乱。我开始着急了,抱着他,除了道歉,我只有紧紧的抱着他,他还是哭着,我感受到宝宝在寻找着归属感,我原本就是他的归属,那一刻我的言行让他找不到归属,没有了安全感,所以接下来我什么也没说,就那样紧紧的抱着他,他起初还是很伤心,等心情稍微平复一点,我告诉他刚才对不起,是妈妈不对,你原谅妈妈好不好,他听完却还是哭了,但我感受到这次的哭是委屈的释放,嘴里还是说着妈妈出去妈妈不出去,满满的伤心。
我没有再说任何话,因为我知道这次的事情真的伤了宝宝的心,他刚才的行为和反应我是第一次看到。虽然全程我没有动手,但是言语和行为却让他有如此的反应,我自己事后也吓到了,他慢慢睡着了,而我却一直担心他会不会哭坏眼睛等等,最终那一晚我在不安和忏悔中度过。
作为一个研究正面管教这么长时间的全职妈妈来说,我自己其实心里很清楚问题出在那里。如果不是宝宝下午运动量不够,也许不会这么晚还想着要玩;如果不是自己这几天身体不适,心情烦躁,或许就会像往常一样有耐心;如果不是老公出差,或许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阻止事情的进一步发生,也或许我可以这样做……
宝宝睡觉时间到了,躺被窝听妈妈讲故事了,要不要妈妈帮你脱衣服啊,这样的语气加上宝宝本身就喜欢自己动手,一定会很快就躺下听我讲故事,之后我只要给他讲故事,他问我我耐心的给他解释,讲一会他可能就会睡了,即使不睡我也可以说,已经很晚了,我们再讲一个故事睡觉好吗,即使他说不好,我也可以问他再讲几个,1个还是2个,他一般会说2个,讲完我就可以说故事讲完了,我们要睡觉了,那你看开着灯妈妈眼睛不舒服怎么办,他一般会说关灯,这样我打开走廊的灯,只要不是很黑他一般都会接受,这样昏暗的灯光下,舒适的环境,外加舒心,甜蜜的梦境自然很快就会光顾了。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微信群里遇到过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淘气,有点叛逆等等”,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话语可能会时不时的出现在家长的沟通语言中,大多数时候问题的聚焦点都在孩子身上。但是如果你仔细调查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在孩子,受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父母都相信“父母之命大于天”,“棍棒底下出孝子”,控制和权利是他们认为绝对正确的育儿理念,他们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期望生活,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长期的控制和权威压迫会让孩子感到压力重重,要么反抗,要么屈服,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受管教或者自暴自弃,而这些恰恰都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求家长的尊重与认可,即使他们的做法和行为是错误的。而当这一切都无法暗示或者让父母警醒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选择更加糟糕的方式,逃课,打架,更有甚者可能会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常常不了解孩子,有些父母可能会说他不给我机会,或者根本就不和我沟通。这个时候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应该好好想想本是最亲密的关系,为什么孩子却选择用沉默来代替交流,是你们做错了什么,还是你们的某些行为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感受不到爱,找不到归属,没有安全感。
了解自己是一个难题,无论你是控制型父母还是骄纵型还是已经学会了和善而坚定,那么这都才刚刚开始。每个人在每段时期,每件事情上的反应和看法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观察育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感受自己的感受与情绪,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那么终将会发现很多快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