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勿”,先来看看《说文解字》的解释:“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凡勿之属皆从勿。”什么意思?大致是说,是“州里”这一级行政机构特用的一种旗帜,有三条飘带,用来召集和驱动老百姓,所以有快、匆忙的意思。
确实有一种旗称为“勿”,它写作:
但“勿”真的是这种旗名称的本字呢?真的取象于旗帜么?
我们不妨查查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的“勿”字基本上都写作:
而金文的“勿”字多写作:
有人辨认出了金文“勿”字中的“刀”字,还有三点。所以解释说:“……是一把刀头向左弯的刀,其中的三点,是表示用刀割东西而沾附于刀上的物屑等。而这些物屑往往是无用之物,所以‘勿’字的本义当‘不要’讲。”
但是,甲骨文中却没有“刀”字,而是一个“弓”字——而且因为弓的弧度关系,只画了两点。
显然,辩认出了“刀”和“弓”,《说文解字》的旗帜说已经站不住脚了。旗帜可能借用了这个字,但肯定不再是这个字的源起,不是这个字取象的最初的对象。
困难的是,什么事物,它既吻合“刀”,又吻合“弓”,同时必须吻合那两点或者三点?
我给出的答案是“锯”。从锯刃上讲,锯本身就是刀的三种,但和刀不同,刀只有一刃,锯有多刃,两点或者三点,都表示锯齿,也就是很多个刃。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几乎绝大多数锯都有一个弓,它用木制或者金属制成,和金属制成的锯条相配,所以在甲骨文中,“勿”字就和“弓”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不但发明了金属锯,而且早已经为它配上了弓:锯条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磨制或者更换,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可以把锯条制作得很薄,却不会因此轻易就折断。
用“勿”组成的词语中,除了刚才的旗帜,常见的还有“物”、“吻”、“刎”等。我以为:那种旗帜应该是因为边缘像锯齿一样的装饰而得名,而不是正好有三条飘带;而锯的形状和工作原理,也和动物的“吻”(唇舌)相似;而自刎的方式则是动作相似,因为距离太近,无法用刺或者砍来伤害自己,只能锯的方式。
“物”的甲骨文写作
这是用锯把牛角从牛身上取下来的情状——取牛角的最好方法到现在依然是锯,上面用“刀”就成了砍,那很可能会毁掉牛角。可惜在“解”字里,上面本应该是“勿”字,却省写为“刀”或者“刃”——锯子当然属于刀一类,但毕竟有所不同。
取万物于自然,为我所用,即为“物”。所谓物化,就是把自然以及生命,当成为我所用的器具、材料。
另外昜、汤、易等字中的“勿”,本来并非“勿”字,乃是另外起源的汉字在简化过程中被混同为“勿”,它们另有别的起源,同样有趣。
锯的功能,除了截取所需的,就是把多余的材料去掉。去掉的,就是不要的。所以“勿”又延伸出“不要”和“不”的意思,并最终反客为主,成了它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意义,并新造出“甮”、“覅”等字来。它的本来面目,也就渐渐迷失于时间中,只有在早期创造的汉字里,才保留着它被遗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