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课的时候粗略地读完了帕慕克的《别样的色彩》,越读到后头心越累,完全看不下去的那种。这次窝在寝室里重读后半部分,还是有被帕慕克对细节的捕捉、宏观思想的把握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给惊艳到。
举三个例子:
①在《我第一次和美国人打交道》一文中,帕慕克和他哥哥因为父亲的工作而随之去了安卡拉,住在完全不同于伊斯坦布尔的环境里,周围都是金发碧眼,白皮肤红鼻头,不仅他们自己不适应,公寓里的美国孩子也不适应。所以他写第一次和美国人打交道,是从孩子开始的。住他们楼上的小男孩有很多漂亮精致的美式弹珠,而帕慕克和哥哥只有伊斯坦布尔的玻璃弹珠,小男孩怯于和陌生国度的孩子交流,只调皮地往帕慕克家里砸弹珠,后来在家长的协同下,帕慕克和哥哥在房子里对站在阳台上的小男孩邀约,小男孩随即叩响了他们家的门铃。
结尾是这样的:
“这件事情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交换价值的多少。而在于知道他的名字叫鲍比,知道他那双斜视的眼睛是蓝色的,知道他的膝盖处也因在外玩耍给弄脏了。他在一阵慌乱中,跑回自己家里去了。”
斜视的眼睛,弄脏的膝盖,见陌生人的慌张,特别还是外国友人,一切孩童的天性——顽劣全被嵌入这几句平淡的白描中了,细节的捕捉,欢快又巧妙,可谓大师的手法。
②游记、攻略我们读过很多,可大多数都算不上严肃的旅行文学,小娱小乐罢了。在我看来,真正的旅行文学一定有着作者独到的眼光、思想,绝不是美图美食和软文的叠加。
保罗·索鲁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算是一本经典的旅行文学,他从北美出发,一路乘着火车南下,火车的终点是哪不重要,他只在乎在火车上发生的奇闻异事、透过车窗看的多样美景,加上对途经国家人或事的犀利评判,从家里出发开始,他就已经在记录,谁说旅行本质上不是旅行本身呢?
帕慕克这篇《世界之都观光记》也是,他作为一个观光客,一个陌生人,最能够体会到这座城不熟悉的味道,法律、规则、文化、氛围、感情、观念……一一呈现。
“人们可以两手空空从商店和舞会出来,但是在纽约,你没有理由不饱眼福。”
“在中世纪,人们相信上帝给大地带来瘟疫,是为了区分有罪者和无辜者。如果你能猜到有些关于瘟疫的人会反对这种想法,那么你也就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吸烟者会如此热切地想证明,他们是好公民。”
……
无味的甜甜圈——消失的幻觉——味道的缺失——店家造假,可你还是要去大饱眼福;
对香烟的恐惧——好公民与乞丐——生命与死亡——“宗教”意识,可你还是要去躺一躺浑水;
42街——追梦与生存——道德与欺骗——爱情与挣扎,可你还是要去罗德岛……
纽约(美国)有这么多不好的、虚幻的事物,可你就是无法不深陷其中,没去过的人真诚且热切地盼望;去过的人乐不思蜀,因为那里就是人生的游乐场啊。刺激、冒险、张狂、坠落应有尽有,每个人都在为那张门票而发热、发愁。
攫取一些片段来展现自己的哲思,这才是严肃文学,不是写游记。美国文化与氛围在帕慕克笔下展露无遗。这才是我们去另一个城市,另一片国度需要好好体会的。
③《凝望窗外》是帕慕克收录在《别样的色彩》里的唯一一篇小说,也许对他来说意义特别。他的笔触一贯安静平淡,又常常带着灰暗湿冷的愁绪,这里头的一条重要线索,小男孩阿里(“我”)和哥哥集卡片玩卡片比卡片的心理过程,从头至尾,越来越打动我。眼眶红了的同时禁不住要想,帕的笔触为何能如此温柔,又如此有力地在人心上振起久久不散的涟漪。
“好一会儿,我盯着窗外,随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数自己的卡片,仅剩一百二十一张了。父亲走的那天,我还有一百八十三张呢!我简直不能再想了。我只能同意哥哥的条件。”
“我憋住呼吸,因为怕自己会哭。我冲到窗户那里,看着外面。”
“‘还玩吗?’ 我的前额依然抵着玻璃窗,问道。
‘我不玩了。’哥哥说,‘你就只会哭了。’
‘杰瓦特,我保证。我绝不会哭的。’我坚持道,走到他身边。‘但我们必须像刚开始那样,按照老规矩玩。’”
“但在我的哀求下,我们又玩了两轮。这回我没有给他想要的卡片,而是把手里剩下的所有卡片扔到了他的头上,扔到了空中:那些卡片是我花了两个半月时间积攒起来的,每一天,我都惦念着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小心翼翼地数着他们——28号,梅·韦斯特,82号,儒勒·凡尔纳;7号,伟大的征服者梅米特;70号,伊丽莎白女王;41号,专栏作家杰拉尔·萨利克;42号,伏尔泰——他们在空中四散飞翔,落在地板的各个角落。真希望此刻我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过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从争强好胜到顽性不改再到输得一塌糊涂,阿里一声不吭,强忍眼泪,还知道远离现场,凝望窗外,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恨得咬牙切齿、倍感孤立的同时又拒绝表现出来,只有到最暴躁最忍受不了的时候才会爆发,扔掉所有卡片,心里愤愤地想着“都给你,都给你,满意了吧。”但往往,只有在一个在乎你的人面前,这招才奏效。
这样的懦弱、狂躁、不冷静、自暴自弃全都来自于“我”明白这是个公正的结果,可“我”就是受不了一直输,一直输,一直输,“我” 好不容易攒的每天都爱不释手的宝贝就这样被自己的任性和命运的偏爱给夺去。小孩本性如此,大人不清醒时也如此,要都懂得适可而止,童年可就少了太多值得遐想的回忆了。
所以我很好奇,阿里不依不饶,输了再战,战了又输,输了再战……在窗边凝望了一会之后,他又像完全忘记之前的惨败一样跟哥哥说“再来。”不知道帕慕克的窗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也许朦胧灰暗的街道,爬上窗的湿湿的水汽,举着伞看不清楚的行人,趴在理发店门口愁眉苦脸的小狗,总能安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