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主题,写这些文章的作家也是非常多,而与月为题的思乡简直多如牛毛。但是季羡林老先生,他的思乡又是怎么从那么多作家中脱颖而出,出现在我们课文当中的。从那么俗套的望月思乡的主题写出不一样的味道来?让人产生共鸣呢?
让我们进入文本去分缕条析,而分析的核心就是矛盾,内在和外在的矛盾。那么本文的分析就以矛盾为起始点。
月是故乡明,取自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个典故,说明从题目开始,这个文章的文笔基调就是诗情画意,温情脉脉的。
这个文中的结构是非常清晰的。第一段和第七自然段都是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从而体现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只是一般学生都会忽略,文章总起句并不是简单的表达自己爱故乡的月亮。而是沿用了西方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每个人——故乡,每个人——月亮,每个人=故乡∩月亮。严格说起来,这个说法是没有因果逻辑。第一句是事实,但是第二句没有承接关系,每个人都有故乡和月亮,但不能说,每个人都爱自己家乡的月亮呀,有点偷换概念了。但是你又不会觉得他很奇怪,而是很水到渠成。因为第一句描写,就是为第二句做情感铺垫,而非事实铺垫的。孙绍振先生说: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就可能在抒情。情感的冲击会使人的感知产生变异。所谓,自己一朵花,别人豆腐花,便是这个道理。所以真情和实感,本身就是矛盾的。专家们既要真情,又要实感就是在耍流氓!教作文其实有个误区,一味让学生要去观察,实地描写,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暂且不表。
第2,3段,介绍山和水,黄昏下的一些趣事。作者的故乡是没有山的,但是他为什么要写山呢?这就是第一个矛盾点。水跟月亮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第二个矛盾。我们知道,写作只写跟主题有关系的,特别是散文,又不是写小说,为了控制文章节奏而设置了很多闲笔。自己在黄昏干的事情,最多能得出儿童的趣味性,突出儿童的天真可爱。跟题目也没有直接关系。那这两段是否可以删去呢?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第4段进入正题,月亮和水相映成趣。月亮怎么和水相映成趣呢?现在回过来看,便能发现这个原由,原来第2段和第3段是对这个“相映成趣”的交代:夜幕降临之后,明月轮空,月光流泻大地,而且没有山的阻隔,天高地阔,仰望星河,视野全无阻碍,一目了然;又有与洞庭湖相比的烟波缥缈的明净的河水。皎洁的月光,碧水泠泠,静谧的乡村,无拘无束的玩耍。所以作者才说:虽然还不懂诗,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了。这是多么美的一幅月下碧水图。第2.3自然段的这些描写便是对下文“相映成趣”的解释了。那么如果把对山和水的描写全部都放在第4自然段会怎么样呢?
改写: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因为我生活的地方没有山,而且村庄里到处都是水,所以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这样写虽然告知了读者作者家乡的环境,却也失去了一种诗意。只有冷冰冰的告知,没有温情的描写。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样你才能化被动于主动,真正进入文本,跟文本对话,不然不过是在表层浏览罢了。
第5段,用了非常多的形容词来描写国外的风景,一个特点:美轮美奂,之后来了个大转折,说自己喜欢家乡的小月亮,而且是要飞回去的,国外的月亮那么美艳绝伦,而作者却那么急迫地想要回去,情感与现实逻辑产生了矛盾。国外美景虽是美妙绝伦,却更爱那不起眼的小月亮。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牵挂。
第六段,笔墨浓厚和用精致的词语来形容朗润园的月下景色,如诗如画,绝妙不已。又来了个然而。他想到平凡的小月亮。
这里有个问题,这两个自然段反复用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喜欢故乡的月亮,手法上的重复,是否落于窠臼呢?第6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呢,因为第5自然段已经够表现出他对故乡的喜爱之情了。这是个值得商讨的问题。那我们假设,因为第5自然段结尾有一段总结,其实这个总结也是可以了。文章也可以结束了。但是这跟文章的开头又不够呼应,所以再写一段自己在朗润园的环境,让读者感知作者情感,文章结尾再来一次总结,卒章显志又与开头照应,这样至少结构上完整的。
以上是本人对《月是故乡明》的一点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