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带玚玚到锦绣公园玩,回来的路上,小家伙突然很紧张地缩到我身边,我不解地问“怎么啦?”他指地上。我一看,是一只蜻蜓,翻躺在地上扇着翅膀打转,却飞不起。我说:“是蜻蜓,抓起来吧。”他竟然不敢。我把捏起蜻蜓,掐断一半翅膀让他捏着,竟然还是惊恐地躲开。我让他观察蜻蜓的眼睛、脚、躯干,这些结构特点,他已有点常识。他还是不敢捏着。我再三安慰说:“不要紧,它又不会咬人。”才忸怩地捏着翅膀的末端。
到家里,蜻蜓被放地上,它不停地在地上扑扇着,玚玚不时盯着看。下午,他发现蜻蜓翅膀不动了。我告诉他蜻蜓已经死了,他不信,说:“他的尾巴还会动,会弯曲呢。”“那只是还没死透而已。”后来,它又从尾部排出一些乌黑的东西,我说:“它已死透,可以拿它喂蚂蚁。”玚玚不同意。我说:“你不拿它喂蚂蚁,最后蚂蚁自己也会把它抬走。”晚饭后,妈妈带他和姐姐出去玩,我叫他现在带蜻蜓去喂蚂蚁,顺便可以和小朋友观察蚂蚁抬蜻蜓。他同意了。
回家时,他满脸地不高兴。我问他是不是还想玩,他摇头。到了家,他已露出了哭意。我耐心地问:“有谁欺负你?”摇头。“有哪不舒服?”摇头。我无奈地叹惜。
忽然,我有所悟,试探地问:“你哭是不是因为蜻蜓死了,你后悔把他喂蚂蚁了?”他再也憋不住了,哇地一声哭开了,哭得声泪俱下。“它已经死了,你不把它喂蚂蚁,也会被蚂蚁或其他的东西吃掉。”安慰他不哭。可他哭得捶胸顿足了,拍打着自己的脑袋。我问“你这么伤心是不是觉得它好可怜?”哭着说是。我抱着他安慰道:“你真善良!反正它死了,拿它喂蚂蚁不是你的错。”安慰了好久才吃饭去了。
我真被他感动了。记得曾经跟他读绘本,讲一个小红军因帮战友,自己干粮掉了,瞒着别人吃野草,终于饿死了。他当时就眼红红的,泪光闪烁。
过一会儿又走到我身边,柔声说:“爸爸,我哭是因为小语来了,不能看蜻蜓了。”我想到蜻蜓没死时,他说过要让外甥女小语看看蜻蜓——过两天是他的生日,小语会来。我安慰道:“不要紧,不是还有两天时间嘛,我跟你抓过。”他听了,强调说:“要抓两个。”我笑着答应说:“好!抓好多。”他才释然了。
唉,小家伙有着美好的心灵,善良而敏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