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其实当新专辑《久不唱歌忘了歌》发布,看到她在《心想唱歌就唱歌》之后,再一次把淳朴的山歌放在了音乐里,提醒人们铭记那快要被遗忘的古老悠远而又朴实无华的诗意那时候,就想写一篇关于她,这个把诗唱成歌,把生活过成了诗的姑娘。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听她的歌,就像对《诗经》的感觉一样,干净美好。
之所以觉得她特别,首先是她歌里面有一个森林海洋般远离尘埃的广阔世界,其次是她示以众人那种文艺柔和又不失活泼的气质,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她的言辞和作品里透露出来的,关乎生活关乎美学关乎艺术和文化,种种观念。
她说做音乐,“要有开阔的格局,不把眼睛只定位在音乐上,要去做更有文化意义的事情”。
她说,一个好的作品不应该只是向往美,更好的是去真实地表达看到的一切。
她说自己喜爱的唱作人,共通的地方是:关乎人文,并且持续。人文,即追求精神层面的“表达”,远远超过身体层面的“表演”,是内向的、深沉的。
她说:“一说到‘美’,似乎它是脱离生活的东西。可恰恰相反,在我这儿,它始终就是生活本身。没有审美的生活,只能叫活着、呼吸着。生活这个词,本来就是一个温柔的,带着文化意味的词汇。
‘生活’这个词,还有另一个表达,叫日常,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但在博物馆里,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珍贵瓦罐,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道具,也许在过去很多年之后,并不只是那么稀松平常的存在,而是标记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所以,普通与特别,渺小与伟大,二者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日常与生活,相比政治与金融,哪个更重要?我感觉,失去了多彩、生动、细腻并充满人情味的日常生活,那些也随之失去意义。那是人类为了更好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是必经之路,但并非目的并非我们最终要到达地方。”
佩服她对于自己内心知了的那样透彻而坚定,佩服她阅书无数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然沉静。
02/
在这世界里 有很多的地方
等着去发现 它的美丽
微风 海鸟 森林 还有山
——《在你身后》
夏风纹丝不动的晴朗天忽然下起雨
我驻足诧异张望了好久
却原来是鸟叫声惊落了叶子的汗珠
——《给猫夏的你》
我的世界里有一个你
从春天的花开到秋天的叶落
从夏天的鸟鸣到冬天的雪飘
——《天上的月你的脸》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
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 坐在走廊发呆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桃花还小 青杏刚结
新鲜的阳光 滴落在暖瓦上
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是我安静的样子》
我心中有一道 自由的光芒
是风和花和星空
是鱼和沙和海洋
——《光芒》
在这春分的夜里 树的枝桠撑满夜空
在这蓝色画布上 成千上万的花次第绽放
四月将近雨水刚停 温润的夜里藏着喜悦的静
灯火阑珊不见人影 空见一树花在岁月无声里
——《春分的夜》
03/
听她的歌
有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就像夏末的午后
乌云兜着甘霖洒过碧绿的田野
散了堆积一上午的闷热
远方布谷鸟的空鸣缓缓荡来
你可以细数着檐上的雨水
一滴一滴打在生了苔的青坛上
就像看着墙上的钟摆
一秒一秒往复
远方荡来布谷鸟的空鸣
有那么一瞬间 仿佛一切都没了意义
——此木
(微信公众号:兰屿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