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让刘伯温当宰相

刘伯温为何没当上开国宰相

朱元璋在南京开创大明帝国前后,尽管手下人才济济,但从领导核心来讲,主要有两部分: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首的“淮右集团”,以及以刘伯温、宋濂为首的“浙东文人圈”。

朱元璋与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文人圈”

在朱元璋攻下婺州和处州后,朱元璋便请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浙东四先生”出山,不久又盖了礼贤馆让刘伯温去任职。这四个人里,叶琛死于叛乱;章溢一直在地方任职,长期远离政治中心,后来虽做过御史中丞,但很快被外放;宋濂虽是一代大儒,但主要担任朱标太子的老师以及编书等文职,也没能进入大明帝国核心领导阶层。所以说,浙东文人圈自出山后就被朱元璋拆散了,只有刘伯温才算真正进入了朱元璋政权的核心,他曾任朱元璋的军师,两人关系曾经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但最终并未得到重用,甚至不能善终,这是为何?

朱元璋与刘伯温如何成为君臣CP的

事情还得从刘伯温出山后说起。话说刘伯温出山后“表现”还是不俗,连连正确无误的军事前瞻和决策,不仅使他赢得了“神人”军师的美誉,而且提高了自身在朱元璋政权中的威望。

应天大捷之前刘伯温料定张士诚眼光短浅,不会与陈友谅合作进攻南京,于是他向朱元璋提出速战速决战略,诱敌深入,痛击陈友谅,使朱元璋由军师被动转为主动;安丰告急,朱元璋要去救小明王,又是刘伯温及时地作了提醒,只是朱元璋没听进去,走了一招险棋,终因对手愚蠢,才没有铸成大错,这一切都让事后的朱元璋唏嘘不已,更为惊险的还要数鄱阳湖上刘伯温救驾了。《明史·刘基传》

这一切不仅显示了刘伯温的超人胆识和机智,而且也充分展现了刘伯温杰出的军事谋略和远见,这也难怪,民间会说他神机妙算。

要说刘伯温的才能远不止他在军事上的超常意识,在堪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颇有天赋。大明帝国建立之前,明皇宫的选址就是由刘伯温等人卜定的,大明开国大典的良辰吉日也是由刘伯温选定的,刘伯温说了许多朱元璋想说但不知咋说的话,做了许多朱元璋想做而没办法做的事,对此,朱元璋能不喜欢他吗?于是两人进入“蜜月期”,很有CP感。

史书说,刘伯温长相不错,身材高大,性格直爽,为人大方,说起民族前途和国家安危时,一脸的正经与严肃。朱元璋看到这位老先生对自己一片忠心,就把他当做知己和心腹,每次找刘伯温谈话,都屏退手下人,两人低声密语一阵子。刘伯温感慨自己遇到明主,所以常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遇到紧急的事,他敢于面对,及时筹划应对策略,要是有了空闲时间,便给朱元璋讲讲王道之术,而朱元璋每次都能恭敬的倾听,并尊其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甚至将其比为张良,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但有件事情很奇怪,两人关系如此亲密无间,可刘伯温的政治待遇却并不高,朱元璋刚称吴王时,他被任命为太史令,朱元璋登基后,他被封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部长,而掌握大明政府大权的中书省宰相府始终与其无缘,那为何朱元璋只让刘伯温当个部长呢?

刘伯温为何与宰相无缘?

第一,刘伯温出山时,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站稳了脚跟了,他的政权里已经有个“大能人”李善长,每当朱元璋忙于前线军事战务时,李善长十分称职地担当起后方总指挥的角色。不可否认,李善长的才能也是一流的,总不能因为刘伯温来了,就要将李善长这样的一流人才给换下来,这是不恰当的。再说,刘伯温再聪明,要接替李善长这个类似于宰相的角色也需要时间。

第二,朱元璋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对人才的观察比任何人都仔细,刘伯温的长处是“能掐会算”,留他做军师与参谋最合适,这叫知人善任。如果不是这样,将刘伯温换到李善长的位置上,刘伯温或许能干好,但李善长的老部下不一定会卖刘伯温的账,所以最好还是不动“人事”。

第三,从应天大战前夕高层决策时刘伯温对“投降派”怒目而视的细节来看,他这个人很正,很直,不大会绕弯子,所以朱元璋在大明开国前后让刘伯温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去搞天文堪舆、监察和修订法律,这也叫用人所长。做宰相要有很好的“内功”,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刘伯温明显不合适,还是叫表面“一团和气”的李善长继续做宰相比较合适。

第四,尽管朱元璋表现出对刘伯温很好,但刘伯温来到他身边毕竟时日不长,而朱元璋偏偏又是个猜疑心很强的人,他不会用自己不太了解的人到最要害的岗位上。

第五,朱元璋叫花子出身,又是安徽人,他与刘伯温、宋濂等这些大儒毕竟不是同类型的,真正达到默契是不可能的,加上语言上浙东方言也是一大问题。与此相比,朱元璋与李善长、徐达、胡惟庸他们更合得来,都是安徽老乡,习俗语嫣甚至审美情趣都十分接近,加上情感上,他们之间有着更长的“情义”,所以说,明初宰相人选只能是在李善长为首的淮右集团内而不可能是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了。

朱元璋作为一代传奇帝王,可以说是极其有政治智慧的,可是由于太过自负,疑心又重,对刘伯温并没有完全的信任,使得刘伯温不得不告老还乡,但即便退隐老家,刘伯温依然没能落得善终,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76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5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32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9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9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1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8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7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14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8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3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5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80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9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可以这么说,在朱元璋登基称帝前后,刘伯温不仅为朱元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且帮助他立纲陈纪,为大明帝国的开国奠...
    一夕厘阅读 703评论 0 17
  • 明版"隆中对":刘伯温如何帮朱元璋圆皇帝梦 在投奔朱元璋集团的知识分子中,真正对朱氏统一事业有重大影响的除了淮右地...
    一夕厘阅读 655评论 1 21
  • 在投奔朱元璋集团的知识分子中,真正对朱氏统一事业有重大影响的除了淮右地区的李善长外,还有就是浙东“文人圈”的刘伯温...
    一夕厘阅读 925评论 1 23
  • 有时,忧郁静悄悄靠过来,轻轻捏住我的尾指, 眼底幽幽一片,深深的墨色, 撅着嘴赌气似的把头倚在我肩膀上。 我甚霎儿...
    石衡阅读 210评论 0 0
  •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之前老师布置了端午节让孩子为爸妈做一道美食,这两...
    仲蕊蕊妈妈阅读 22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