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医奠基于先秦。当时我国的逻辑思想已经相当发达,在百家争鸣中,各家都有自己的逻辑思想。而中医主要是受到了《墨子》、《周易》、《老子》三家的逻辑影响。
从内容看,古典中医逻辑不仅含有形式逻辑因素,也含有辩证逻辑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辩证逻辑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不可能产生朴素的辩证逻辑思想。恩格斯曾经说:“人们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辩证地思考了。”
但是古典中医在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中,经历过的挫折和失败也不在少数,逻辑方面亦有教训。以下,从正、反两方面详细叙述古典中医的逻辑思想。
一、古典中医的逻辑基础
1、吸收墨家的逻辑思想
墨子是一个被誉为超越时代的人,他的很多想法直至今日仍为人们惊叹。《墨子》一书集当时中国逻辑思想之大成,对后代各门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医家的理性思维活动更有指导作用,奠定了古典中医逻辑的基础。
在具体阐述之前,先明确几个概念,《墨子》一书中的“名”相当于概念,“达名”、“类名”、“私名”分别约相当于一般概念、类概念、专有概念。“辞”相当于命题,接近于判断。“说”相当于推理。
①名形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说明“阴阳”是“名”即概念,它指事物共性,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有形的事物。这里提出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即名与形的关系问题。
②决断
《黄帝内经》说:“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意思是说,开始诊病时,要结合五脏脉象的情况,诊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这里提出了诊病过程中的判断问题。
③类推
《黄帝内经》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意思是说,五脏虽然处于体内,隐藏而不显现出来,但可以根据其同类事物推知状态变化(约等于今天说的“黑箱”方法)。这里推出了类比推理问题。
2、吸收《周易》、《老子》的辩证逻辑思想
①最早表现出辩证逻辑思想的著作,当推《周易》。此书中的《易经》部分提出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经过三重叠,构成八卦卦象;又以每两卦相叠,排列组合,演成六十四卦。这就是说,六十四卦,都由阴阳两爻组成。由此演化出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这种思维模式对我国古代科学具有重大影响,对中医也不例外。
②《老子》的阴阳辩证思想,对古典中医更是有直接影响。书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思想贯穿于《内经》的始终,成为渗透于整个古典中医辩证逻辑的理论基础。
3、吸收古代其他各家的逻辑学说
①吸收惠施“同中辨异”的逻辑思想
惠施是名家,他提出“同中辨异”的逻辑思想,从相同事物中看到其不同。惠施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狂者和逐者都向东走。狂者是因偷盗向东走,逐者是因追盗向东走。偷盗的狂者和追盗的逐者心理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提出了既要认识事物的共性,又要认识事物的差别性,即所谓“同中辨异”。归根到底,他提出了区别事物的比较方法。
古典中医逻辑吸收这一方法,认识到同和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种观点已经初具辩证法的规模。
在辩证中,古典中医对各种疾病既看到同的一面,又看到异的一面。如同是太阳病,《伤寒论》不仅看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列出具有共性的提纲,又注意各症的相异点,严格经证与腑证的不同。这种逻辑思想,使中医在临床中主观更能切合客观实际。
随后,中医把“同中辨异”这种思想具体发展成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逻辑方法,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②吸收公孙龙“假物取譬”的逻辑思想
公孙龙也是名家,他提出“假物取譬”的逻辑思想,就是借类似事物来推断某一事物的性质。这是古代常用以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逻辑思想。
古典中医吸取了“假物取譬”的逻辑方法。就是援引事物进行类比,推断病情,化无知为有知。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共性,这是类比的基础,所以古典中医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五行,这是中医里最为人熟知的一种类比法。它借助金、木、水、火、土五类事物与五脏进行类比,分析、探求五脏产生的病证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假物取譬”的逻辑思想在医学中的运用。
③吸收荀况批判“三惑”的逻辑思想
荀况提出正名思想,批判“三惑”错误。所谓“三惑”就是诡辩的三种情况。一是用概念来混淆概念;二是以事实来混淆概念;三是以概念来混淆事物。即是说,“三惑”的错误在于割裂名实关系。
古典中医吸取荀况的批判“三惑”思想,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中用逻辑手段驳斥各种谬论邪说。例如,张仲景批判“巫”能治病的谬说,这种批驳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是有贡献的。
④吸收王充“引证定论”的逻辑思想
王充是东汉人,提出“引证定论”的逻辑思想,主张事有证验,反对一切空言虚语。违反事物,没有效验,说得再多,人们还是不相信。
古典中医吸收“引证定论”的逻辑学说,不断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明代吴又可为了提示“戾气”的实质,他从特异性、偏中性、选择性、传染性等特征证明温疫新病原学说的科学性,指出各种旧病原学说的错误,从而推动了古典中医温疫学说的发展。
二、古典中医的逻辑方法
1、“名以举实”和“有名无形”
在先秦时代,关于“名”和“形”的言论是很多的。从中医发展史来看,它很注意前人在概念论方面的成就。运用名形的逻辑方法对医学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一系统概念。
如生理上提出精、气、神、血、津液和五脏、六腑等概念;病理上提出病名、病因、病机、病变等概念;诊断上提出望、闻、问、切等概念。最终形成逻辑体系。
同一概念在不同场合中运用,其含义、逻辑性质也会不同。
从阴或阳单方面来说,阴就是内在的、寒冷的等属性;阳就是外在的、温热的等属性。二者不可混淆。这是从形式逻辑角度使用的。
另一方面,若从辩证逻辑上看,就有阴阳交争、阴阳相长、阴阳移位、阴阳匀平等概括,阴与阳的界限并非绝对的。只有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方面,才能真正理解古典呀逻辑的实质。
2、“取象比类”和“异类不比”
古人认为:“方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事物之间具有较多的共性,故可取象比类,即根据相似之象,由一物具有某种属性推知另一物也具有这一属性。不同类的事物之间,共性较少甚至没有,在不同类的事物之间不可进行类比推理。古典中医既采取“取象比类”的逻辑方法,又坚持“异类不比”的原则。
从生活现象上取象比类。在方剂中,古典中医认为桔梗能引药上行达于高处,称之为“舟楫之剂”。楫是行船划水的工具。某种药物在某一方剂中可引导其他药物治疗上焦病,好像船载物浮水一样。
从军事现象上取象比类。古代战争是常见的,而治疗过程的正邪相交与此相类,故常把驱邪用药与克敌用兵相比。如“关门留寇”、“寒邪袭表”等。
从政治现象上取象比类。《内经》以古代官职名称比类人的五脏六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但这一说法充满了形而上的意味,故今日中医已基本弃之不用。
同时,古典中医在取象比类时相当重视“异类不比”的逻辑规则。当然,也有个别中医古籍中存在一些违反此规则的地方。如《内经》:“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这类事物不仅不能相类比,而且此中包含了浓浓的形上学观点,所以结论是不正确的。当前中医界对此已有了认识。
并且对取象比类的逻辑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如对活血化瘀法,原本用天寒地冰不可引船为例,比喻人的气血凝滞而不畅达,只有活血化瘀,才能健康正常。现在通过血液流变学的分析,提示了活血化瘀的机理实质,成为中医有效治则之一。这就证明古典中医的取象比类和异类不比的逻辑方法,已升华到崭新的科学高度。
3、“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①同中有异,异中有同;②同可变异,异可变同;③真同和假异与真异和假同。
这三种形式,集中体现在辩证论治方法上,而这种方法已经逐渐被现代医学接受。
4、“五决为纪”和“可以类推”
古典中医吸取了《墨子》的推理思想,发展为“决”和“推”的逻辑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可以类推一个新的判断。
在决断和类推的过程中,古典中医常常用演绎和归纳方法。《内经》:“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说明这种逻辑的决断和推理,可以概括一切事物,这当中充满精辟的辩证逻辑思想。
5、假说探索和论证是非
假说是现在尚未实现或证实的结论、观点,还需继续探索和论证其是非。而且只有符合实际,才能取胜。
《内经》以后,许多医家都提出一些重要假说 ,然后通过实践的探索加以验证,形成科学的理论。例如,张仲景提出六经辩证体系,金元四大家分别提出病理主张,吴又可提出戾气学说,都经过一个由假说进而探索的过程。在临床上,遇到疑难杂证,古典中医往往根据病情提出各种设想,然后经过探索,反复验证,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医学实践中假说探索、论证是非的逻辑方法。
古代医家经常假说探索、论证是非,使自己在学术上不断发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只有临床实践和理论上的论争,缺乏实践手段加以证明,这是其不足之处。当代的科学手段,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三、古典中医的逻辑规律
1、阴阳微合律
古典中医通过诊断把临床发现的各种证候,由模糊的整体分析为各个细微的部分;再在细微的基础上,对临床上各种证候进行“合”,从总体上把握证的本质。在实践中,它渗透在各种古典中医逻辑方法之中,又是对各种古典中医逻辑方法的概括。古典中医各种逻辑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同范围内运用阴阳微合律,并受它的制约。因此,它是古典中医逻辑基本规律之一。
具体来说,阴阳微合律有如下三点思想:
客观事物彼此之间、表里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进行微合,才能够正确地辩证论治。
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微合,还必须作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只有这样,无论判断病情还是处方用药才能恰到好处,在进行微合时,切勿太过和不及。
在运用阴阳微合律进行分析和综合时,必须精细入微,来不得半点粗枝大叶。只有透过细微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里层,尤其在疾病初起时,通过阴阳微合律,把疾病的本质及时抽象出来,才能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
2、阴阳互移律
古典中医的阴阳互移律,是阴阳互根和阴阳移位相结合的逻辑规律。
所谓阴阳互根,即阴阳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离不开另一方的变化。所谓阴阳移位,说明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发生质变。联系质和量双方的变化,才是阴阳互移律的全部过程,否则一切古典中医逻辑方法不能进行。所以,阴阳互移律起到制约、支配逻辑方法的重要作用。
这就说明,古典中医已经认识到事物处于关节点或转折点,才能引起质量互变。
3、阴阳匀平律
在古典中医理论看来,阴阳失调是疾病状态,而阴阳匀平是健康状态。阴阳匀平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此概念类似于现代医学“稳态”的说法。
阴阳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人体各种因素现在平衡了,到一定时候又会出现不平衡,甚至出现阴阳失调,通过纠正这种失调现象,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阴阳匀平律的主要内涵。
古典中医阴阳匀平律是个相当重要的逻辑规律,它完全符合辩证思维,对于中医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人体同一切事物一样,处于平衡和不平衡,即匀平与不匀平的交替和转换之中。恩格斯还说:“在地球上,运动分化为运动和平衡交替:个别运动趋向于平衡,而运动的整体又扬弃个别的平衡。”
现代科学进一步指明,人的机体在一定范围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是,随着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体的内环境就会逐渐偏离正常范围,使原本的平衡状态变为不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面前,古典中医不是采取消极平衡态度,而是在阴阳变化中补偏救弊,达到新基础上的积极平衡。这种阴阳平衡理论,正是古典中医辩证逻辑思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