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维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利器。正是有了它,才保证了中华民族闯过上下5000年的历史进程,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医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哲学的源头和基础。其阴阳五行、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等诊疗理念和施治手段都充分体现着唯物辩证的哲学理念。中医看病不同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看局部不顾整体的西医,而是把局部和整体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合理搭配,阴阳结合,兼顾表里,视病情变化适时加减,达到表里兼顾阴阳调和治病疗疾的效果。
中医实践和理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视人与宇宙为一体,主张天人合一,阴阳结合,此消彼长,辨证施治为防病治病基本原则。以天人合一的视觉观察人体健康与疾病。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防病治病,防身健体,繁衍生息的医学理论,也为中华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实证。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在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包括汉医、蒙医、藏医、苗医等)在绵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剂。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不幸的是,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医学挤了进来,依其直观的、可见的、简便的特性受到国人的睛睐,逐步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根。特别是近百年来,在官方的推动支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华大地卫生医疗战线的统治者,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医学———中医却遭遇了滑铁卢,被一步步边缘化,几乎到了被自消自灭的境地!只能在偏远地带、贫穷农村、山区民间顽强地坚持,为这颗中华灿烂瑰宝留下不灭的秧苗!
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中医的作用并开始制定中医发展有关政策和措施。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医管部门认真、重视,措施得力;也需要广大有识之士努力参与。
由于受到长期排斥挤压,中医的发展空间几乎荡然无存。首先在思想意识层面,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医边缘化了,不把她当回事了,身体有了毛病首先想到的是找西医。尤其是80后、90后,00后的年青一代,脑子里几乎没有中医概念。长此以往在人们的心目中,那还会有中医的一席之地!想来让人心寒。为了中华民族的根,为了人类的未来,该是我们梦醒的时候了!
在组织架构上,中医完全被边缘化。在遍布在全国的大地上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中,真正属于中医性质的医院又有几家。就是有几家挂着中医牌子的医院,其治疗手段和主要科室还是西医主导,中医反而属于辅助科室;在为数不多的中医院校中,教授的主要课程也是西医内容
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服务方向和精力也几乎全力在西医领域,对中医则很少着力,甚至不闻不问。偶尔想起来,就是挥舞起“非法行医”的大棒,不分青红皂白狠狠扪上几棍子,作为政绩记录在案。典型的懒政表现。也难怪,因为这些部门的绝大多数负责人都是西医界人士,他们或不懂中医,或看不起中医,或压根就想彻底取消中医。很难想象在这些人的眼里,那还有中医药发展空间!在郑州就曾出现一位姓刘的民间中医,擅长治疗骨科疾病。遇到骨科病人,用自制膏药一贴半个小时就止痛,贴上几贴就痊愈,很受欢迎。我的一位亲属车祸造成三根勒巴骨骨折,就是用他的膏药贴好的。后来有事又找他,就找不到了。经打听原来是有关部门以非法行医为名撵走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不能帮他做些临床试验,验证疗效后予以利用哪?全国这类实例多了去了。“非法行医”这个旗帜下掩盖的正是有关部门的“懒政”。
二
中医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尽心尽力为民族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做出了辉煌的贡献。她的精神渗入到中华民族生活、文化、哲学、意识、健身以及繁衍生息各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中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
随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中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防病治病与运动健身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等著作直到今天依然熠熠闪光。在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士和有心人士的实践中,还形成许许多多对治疗某种疾病具有特效的秘方和偏方,在治疗某些病症方面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位河南禹州一位40来岁的农村妇女得了一个怪病,头上长了两个鸡蛋大小的包,周围的头盖骨都是软的,用手一按呼闪呼闪跳动。我陪他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做了透视和穿刺检查,发现有癌细胞,医生要她住院治疗,考虑到费用太高,她拒绝住院,就回农村家里去了。回去找乡村中医给了一个偏方,用陈年老柿饼、蚕豆等物熬成糊糊涂上,经过几十天的治疗竟然痊愈了,至今仍健康活着。似此类情况大有人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偏方治大病。
马克思哲学强调观察事物要整体全面观察。中医看待疾病就是这个原则。无论看病治病都是从整体分析观察,找出局部同整体的关系,然后才制定出治疗方剂,并随着病情变化不断调剂加减方剂。可以说这是同西医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根本区别和优势。中医的“麻氟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左慈在两千多年前就会做外科手术。左慈、华佗、葛洪、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都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先贤圣人。
可惜的是,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医进入中国大地,并以它直观的治疗方法和化学药物见效快的长处,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当权者的认可和支持,逐步统治了我们的医疗阵地。胡说中医落后、不科学、经络虚无不存在、针灸治疗无道理,中草药疗效慢,不卫生等等谬论,一步步把中医药挤出医疗系统之外,使中医濒临消亡境地。只能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在城镇夹缝中顽强拼搏,残喘生存。
中医所以会逐步边缘化,面临消亡境地,除了缺乏权力部门的支持,社会舆论贬损和西医的挤压外,也有自身的因素,表现在:一,近代以来中医少有新理论出现,对传统理论缺乏与时俱进的系统研究总结,缺乏统一的行医指南和准则;二,中医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的标准和依据模糊,不是有造就的老医师很难掌握;三,中医许多行之有效的秘方属于个人或家族的私密财富,密不外传。不能在社会上流传推广为众所用;四,缺乏创新,少有在原有基础上研发出适合中医诊疗的检测仪器。这些不利因素也是中医处于不利境地重要原因。中医药要振兴,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医界必须奋起直追,加强学习,继承传统,克服弱点,努力创新,开辟出欣欣向荣的新天地。
三
可喜的是党中央对中医药的发展、振兴非常重视,特别在应对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出的优秀表现,使中医药在社会上赢得了肯定和赞扬。使人们看到了中医药发展的曙光和希望。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良好时机,努力奋进,开创中医药发展壮大新局面。
至于怎样做,我以为:首先,是建立各级中医药领导监管机构,制定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和监管办法。选择德才兼备,责任心强,对中医药没有偏见的人才担任中医药监管机构领导职务;二是,建立中医药研究机构 ,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的现代中医药系统理论与准则;研发利于中医检查诊断的仪器;三是,制定中医药师任职资格和职称认定标准的实施细则(包括乡村中医人员的认证和管理);四是,正确对待秘方和偏方。对秘方,为保护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可注册永久保护专利,以便秘方能变为生产力,为全人类服务。对偏方,逐个进行验证整理,去除糟粕,用其精华。不能一句“非法行医”而一棍子打死。
我是个处行,只是有感而发,写出这篇文章,如若不污见者之耳目,则幸甚,幸甚!
( 2020年11月于郑州)
(作者,陈伟,中原智库资深研究员,作家,原郑州市总工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