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讨厌所有的韩国人,事实上,我认识好几位非常可爱的韩国朋友,可以交心,有些可靠度甚于一些只能点头逢迎的国人朋友。
但是我的领导,韩国人密斯粑粑,让我对部分韩国人的印象跟数键盘侠和愤青们又近了一步。
先要解释一下粑(ba 三声)粑(ba 四声)这个名字的由来。因为我学日语的,日语口语里管老年妇女叫“oba-san”,对一些奇葩老年妇女蔑称“baba”。把这个称呼送给密斯粑粑,这还是一位已经离职一年的日本同事想到的,这样当着她的面儿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说起来我那位同事,虽然中文不会只会日文,没想到这次起名做到了两种语言在意思上的高度统一,是个人才。密斯粑粑虽然物理年龄还不到,但是平日的作风已经完全匹配了这个名字。
密斯粑粑个子160的样子,据本人称芳龄39+,常日素颜,皮黄且糙,丑版刘胡兰式发型。她很爱招牌假笑,我们猜想,可能是为了显摆残破的虎牙。她爱穿黑色鞋拖,搭配灰黑色系老年紧腿裤,外加起球小毛裙儿。她还有个很神奇的特点,在办公室里也不爱走路更爱跑步,穿着淘宝买了高级拖鞋跑起来呼哧呼哧呼哧呼哧……因为之前住日本的时候老地震有了经验,我们粗粗估计这震级大概得有个两三级。她跑起来的时候,远看减龄,近看嘛,偶尔有新人误以为是打扫卫生间的阿姨走错进来办公区。我们常常感慨,最近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儿——眼睛太尖了。
平时办公室里,韩语组坐落在我们日语组后方,密斯粑粑坐落在我们组前方,这样布阵的理由我们也不知道。粑粑平时跟人说话不喜欢用正常音量,喜欢用喊的,大喊,穿过我们组,喊向隔壁韩语组,那威力,至少半个办公室(一百来号人),可以听得清清楚楚,虽然不懂那几句韩国话说的是什么。具体分贝没法测,但是穿透力可以有个一二十米——为了一点屁事儿也必须让几十个人全部听到,这是她的一贯的风格和精神。韩国话听不懂没关系,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重要的是音量传达到了就行——就问你们听的人,服还是不服。
话说日文不会、英文发音怪异、中文半吊子的韩国银粑粑,是如何成为我们日语组(一半以上组员是中国人)和隔壁韩语组的大组长的呢——全靠粑粑的一张嘴皮子。难道粑粑那缺了半颗的虎牙,真的那么伶俐吗?难道我们的大老板们就这么没有判断力么?难道她和大老板有什么嘛?希望大家别乱猜,我们大老板虽然每天偷懒不干活,但是眼睛没瞎,哪敢跟粑粑来点啥儿。
听同事们说她上位的背景,是因为我们公司有能力的老板们几乎都离开自己创业去了,只留下比能力还不如粑粑的人坐在比她更高的位子上。所以面对密斯粑粑要求升职的合理要求,他们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装作粑粑好像懂日语可以管理我们的样子。其实我觉得吧,有可能是上面的人没听懂粑粑说的怪调英语,又想装作懂了,就把这事儿定下来了。
密斯粑粑平时爱好不多,可谓一心扑在工作上。说到工作,她真是尽心尽责,只不过,她经常行踪不定,看上去每月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出差,说是为我们开拓客户什么,真是好苦好苦。我在公司混日子至今也有数百日,虽然还未发现任何她找来的新客户,不过不管怎么说她不在办公室的日子,我们的幸福指数,至少耳朵的幸福指数,都一路飙升。所以,在此我谨代表我们组,感谢她的英勇出差,并祝福她有更多出差,走出中国,并且,可以永远不用回来。
不出差的时候,密斯粑粑的工作时常要面对我们国内的大老板和国外偶尔来出差的大大老板。每当有大大老板一行来访,我就特别为她感到骄傲。不为别的,只为她的真性情——不管谁来,一律紧腿裤加小拖鞋照穿,露出招牌假笑,非常地本色出演,依然不换衣服也绝不化妆,依然大叫,实在叫人不得不佩服。牛!
在办公室的时候,除了见老板们,密斯粑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组员们的电脑屏幕。不论是谁,只要你的屏幕停留在一个页面时间稍长,都会被她纳入视线,并且,出其不意地,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袭你的座位。你抬头看到她满是痘坑的黄脸之后可能会吓一跳,不过别怕,她不会让场面很难堪。接下来,她只是站在你的旁边,用她一贯的大喊音量,声情并茂地指出:哎呀,你看你本来可以不用加班的,我很心疼你下班后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当然我也怕别人误以为我苛刻你们免费加班,不过当然我更主要是心疼你的身体。云云。
除了自带监视器的特异功能,密斯粑粑还喜欢玩2P。这里用词稍微有点不当,2P,也叫“一对一”,具体说来,也就是在组内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密斯粑粑闲得有点发慌的时候,她就把小A找到小黑屋:虽然你进咱们公司以后我没给你长过几毛钱工资,但是我在心里一直都很器重你(你没感觉得到只是我没说出口);不过,我听小B说他很不喜欢你诶,那你觉得他怎么样?如果小A这就信了然后怒火冲冠哔哩吧啦说了几句小B的不是,那事情可就进入了粑粑擅长的领域。
接下来她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把小C叫到屋里:还是小B,她偷偷来找我说你工作态度有问题,但是我觉得有问题的是她,所以我已经严肃批评了她,表示我相信你。你觉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小C义愤填膺,痛诉一切都是小B的胡扯。这样,事情就达到了密斯粑粑的完美预设了。几轮的2P结束,她就找到大老板,把小A小C的供词穿起来:小B做人做成这样,我实在是想留也留不住她了。大老板大手一挥:不用纠结,群众意见已经这么统一了,是我们增强组内团结的好机会,让小A走吧。
末了,密斯粑粑把小B叫过来:你呢,在我眼里是个努力的好员工,我很喜欢你,我真的很想留你,可是上上下下的意思已定,我。。。听说你家里有老母卧病在场,虽然以后没有工资养她了,但是恭喜你啊,你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尽孝了!记住,你是我们的骄傲!常联系!等小B走了以后,密斯粑粑就会在组里正式宣布:同志们,你们都知道她妈妈身体不好,但是其实这次她辞职是为了继续她大学时候的梦想,做回艺术行业。我很想挽留她,但是我不能自私地让她放弃梦想。我祝福她!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是密斯粑粑面对大家最爱说的一句话,没有之一。虽然她每次说这句话的语气总是降调表示陈述,而不是升调表示疑问,但是我觉得同事们都错怪了她,她并不是不想让大家问问题从而隐藏什么内情,她可没有在怕的。她大概只是希望大家私下聚起来互相打听,了解真正的内情,而不是直接问她。恭喜她,她的目的早就达到了,我们通过除她之外的多次全体聚餐,早就明白了每件事儿的来龙去脉。可喜可贺!良心用苦!
密斯粑粑除了擅长循环2P,还经常喜欢画画,但是她比较特别,喜欢用语言,画大饼。举点儿例子:“在我不懈的要求下,上面终于要我给我们组涨工资了,大家双十一双十二都买起来啊”,“(对外籍同事入职前)只要你入职咱公司,在这儿你们每年可以免费回国一次,机票公司来拿,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家啊”,“小A,明年开始,咱们日语组会扩大成两个组,你,就是新组的组长!”……虽然从来都没有实现过,不过没关系,我们感谢她绞尽脑汁的这些构想,让我们无数次地看到越来越大的饼,很有趣味。
再说感情方面。据本人说她也曾有过男朋友,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因为我们知道韩国人大部分都整容,所以虽然很难根据她现在的容貌水平判断她多年前究竟靠什么吸引了前男友,但是分手的原因我们都猜想得比较一致——一定是整容失败而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不信你看,她LinkedIn上的头像跟现在相比,除了那半截虎牙,其他部位没有跟现在一样的,非常精致。这件事儿也间接导致了我一直不敢去割双眼皮儿,害怕遇到同样结果,所以至今保留着我的小单眼皮儿。毕竟,我现在还有男朋友,我真的不想失去他,成为粑粑二号。
说完男朋友,顺便介绍一下她的交友观。密斯粑粑自称,朋友很多,周周聚会,不亦乐乎。虽然我屏蔽了她的朋友圈,几年看一次发现,嗯,确实聚会的照片不少,有两下子。她还说,她从来不参加朋友的婚礼,因为她觉得自己结不了婚,给出去的钱永远也收不回来,即使朋友再三叫她也没用。我觉得这个思想很不错,有点意思——结了婚的人还有什么价值做朋友?!有没有太醍醐灌顶啊。可谓一个干脆、果断!
说到她的朋友,得说说她的室友。上海这个地方,房租太贵,密斯粑粑这种位高权重的人合租,也算正常。但是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她说,她两个室友都是gay。我对gay和拉拉完全不歧视,因为我有好几个这样的朋友,人都非常非常好。但是神奇的地方在于,听到她夸奖最多的朋友,就是她的这几位室友们。她的习惯表达是:虽然他们是gay,但是他们对我很好,让我很感动,然后就是一大堆事例论证。我其实一直很想告诉她:不要再等,既然喜欢,你就可以成为他们!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放飞你的内心!
密斯粑粑的轶事就暂时说到这儿。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她可能是小时候看了《1984》然后中了毒,想要以她自己为“老大哥”,在我们组建立一个大洋国。无奈语言沟通不唱——我们英语不大行,她呢,日语英语汉语都不大行,结果王朝没建起来,她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大姐”——只不过仅限于年龄上的。
最后我要祝福一语——密斯粑粑,我国区区960万平方公里太小,容不下你希望建立的庞大思想帝国,况且,我们也暂时不缺劳动力。愿你早日回归你们广阔的半岛,可以顺便再整一次容,预祝你整回LinkedIn上的脸。回去以后呢,不管去半岛南边儿还是北边儿,都可以,只要我们看不见,哪儿都好,都祝福。这样,世界上就一下子少了十几个痛恨韩国的人,也算你为中韩友好做的最大贡献。
毕竟,地球这么大,你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