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不要固化思维,请保持思维开放。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本身就是一种妄念。
一件事,人怎么可能恰好把自己的才华用尽?一件物,怎么可能使用到不能再使用?
如果一味地挖掘人的剩余价值,挖掘事物的使用极限,这将极大的消耗人们的精力,浪费大量的时间,错失大好时机。
有人说,艰苦朴素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不就是物尽其用吗?
以前国家不富裕,老百姓的衣服补丁是里三层外三层,一件衣服可以传给几个孩子穿。
那时的人们物资匮乏,的确希望物尽其用。
但任何知识都是有适用边界的。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下,物尽其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候,大多数人最富裕的就是时间。
所以,人们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物尽其用的事。
而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现在人们创造价值的能力越来越强,提高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把普通拖布杆坏了,为了不浪费,把杆子用绳子重新固定接着用,拖布的布头散了,用铁丝重新固定后接着用,并且想着争取一把拖布用五六年。
这表面上是在节约,是在物尽其用,但实质上是在浪费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
试想:一把修了又修的拖布,使用起来能顺手吗?使用它拖地能像好的时候那样高效吗?
当然不能。
现在的人们在学什么?
“断舍离”。
把不用的物品扔掉,把不穿的衣服扔掉。
只有把旧的舍掉,才会有空间迎来新生。
人们为什么不舍得扔掉用不到的东西?
因为东西没坏、东西还能用,只不过自己用不到而已,扔掉了心里觉得怪可惜的。
想想看,有多少人在几万一平米的房子里堆放着大量总价不足百元无用的物品?
所以,“断舍离”断的是人的虚妄、贪婪之心。
《学经》说:
纵行穷物尽力,此谓之暴。
有人会反驳:《道德经》不是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吗?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意思是:圣人一贯善于救人,才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一贯善于救物,才没有被遗弃的物品。但圣人救人的方式,是让每个人懂得自救,这样,天下才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让每个物品发现自身特性和价值,这样天下才没有无用之物。这个方法叫做袭明。
所以,《道德经》里面所说的并不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是说要找到人和物所擅长的方面,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如果你总是想着把人的才华用尽,把物体的价值用尽,久而久之你的思维方式会变得狭隘、极端。
因为,一个“尽”字,就已经意味着钻陷入牛角尖,已经是妄念了。
《学经》说:
世间之事,不穷究其理,以减烦扰困顿,执微者必失其著。故明理者不穷究其象不执其微。
世间的事情,不要穷究事物的道理,这样可以减少内心的烦扰困顿,太注重每一个细节,一定会失去对主体的把控。所以,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穷究事物的表象,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大成者,必有所失,与其善舍,方有善得之成。
取得大的成就,一定会有所失去,正因为善于舍弃,才会取得大的成就。
所以,人们在当今一个物质丰富追求精神富足的时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
我们要提高效率,注重综合效用,无论是人还是物的使用,都是有由盛到衰的过程,都符合“生长收藏”之理。
该“藏”的时候,就不要“尽其用”,和美的奥妙也在于此。
值得指出的是,我并不是说不节约,也不是说要浪费。该节约的还是要节约,浪费依然可耻。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