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麻家的情况和生活中的小确幸
居麻家主要有牛、羊、马、骆驼,各自生性不同。牛经常乱跑,追赶小牛经常让人累得肝脏供血不足。骆驼属于逍遥门派,糊里糊涂地走到很远的地方。马是散养的,最自由,满荒野乱跑,但马最会认路,牧羊全靠马。游牧的主角是羊,不过羊却像配角既沉默又忍耐,它们只会盲目从众。居麻说山羊一头值五百块,绵羊一千块。居麻家有一百来只羊,三峰骆驼,六匹马和一写牛,这就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
居麻一家虽然生活清贫,但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居麻虽然醉酒后也会耍酒疯,但嫂子不跟他一般见识。在嫂子生气了,居麻也会去哄,会猛然间抱着嫂子亲上一口,说自己的老婆子是最好的。丢了坐骑后还能有宽慰家人的笑,在劳累后也会有犒劳自己的笑,孩子们也懂事礼貌,和爸爸妈妈感情非常好。所有的一切又让这个家充满温馨与爱。
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的应付,那怎么行呢?再窘迫的生活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从最小的细节去呵护。哪怕只要少数的几个人看到,哪怕在荒漠里,哪怕短短的几个小时,都要保持清洁和体面,不能马虎,那是一种生活的慰藉,也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希望。
二、牧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寒冷,是他们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不管是人还是他们的牲畜。但是他们从来不抱怨,在他们看来,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他们生活在四季的正常运转中--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灾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鸟儿远走高飞,虫蛹深眠大地。其他留在大地上的,就无不备下厚实的皮毛和脂肪。
寒冷痛苦不堪,寒冷也理所当然,寒冷是可以忍受的。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是因为生活的有希望。这些都是李娟在文章写到的,所以他们裹上厚厚的皮囊出去放牧,他们用羊粪块加固保暖地窝子,也给牲畜们建造居所,他们坐在用羊粪烧暖炉的地窝子喝茶,烤馕,他们跳舞,唱歌,他们用冬宰来储备自己的伙食,温暖了胃也就温暖了身体。他们虔诚又认真,他们在期待着寒冷的过去。
牧民是孤独的,在这里他们犹如与世隔绝,弱的可怜的电话、网络信号,尤其出去放牧的时候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又冷又饿,时间久了也会丧失说话的能力。在空敞的天空下,一片片戈壁缠绕着一片片沙丘,永无止境。站在高处,四望漫漫,身如一叶。这是每一个牧民的孤寂。但黄昏下的家的方向的炊烟,又是他们的温暖所在。
“然而怎么能说这样的世界里,人是微弱渺小的?人的气息才是这世界里最浓重。深刻的划痕。人的气息——当你离他住居之处尚遥遥漫漫之时,你就已经感觉到他了。你看到牲畜脚印渐渐凌乱、焦急。看到这些脚印渐渐密集,又渐渐形成无数条并排的小路。这些小路又渐渐清晰,渐渐向着他所在的方向一一合拢。一切都指向他,一切都正马不停蹄向他而去。是的,“倾斜”,整个世界都向着他倾斜。他就是这荒野的主人。”李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