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年前读《全球传播的起源》,第四部分“个体测量”。
其中有一部分印象深刻。
1892年,Fancis Galton发表了他的新书《指纹》
书中对发表了对指纹详细的分析、鉴定法医学上的运用。
高尔顿研究指纹的目的与后来的应用有所出入
作为一名“优等生”,他研究目的是生理特性与人种特性之间的关联
试图证明贵族在其他种族和阶层之间的优越性
指纹是他对个体生理特征的一个研究变量
而后来一名阿根廷警官Juan Vucetich在高尔顿的研究基础上
简化了指纹的分类和索引,创建了世界第一个罪犯指纹档案
至此,“指纹”作为公民的唯一标示开始应用在社会管理中。
二
指纹作为刑侦管理工具,到今天已经是整个社会管理的最物理层
在此之上有了一些接口层的应用,例如护照、身份证号
在往上对接开始对接了一些应用层和系统层,例如机票火车的交通运输,再例如户籍管理系统
最顶部的应用层,则构成了整个社会各类管理系统,包括不动产登记管理,汽车管理系统,医保,社保,高考等等
把这个模型抽象出来,像极了通讯系统的OSI七层模型。这大概也是这个社会T-1的底层逻辑。
三
互联网从最开始的web形态到今天滴滴打车、支付宝、美团点评,其最重要的转变还不只是PC向mobile
匿名制向实名制转变是今天互联网经济如此发达的另一个原因,实名制几乎是支撑起每个商业平台运转的基础工程。
所谓“互联网+”,就是把线上生态与真实世界嫁接,中间的转换器便是一套足够优秀的账户系统。
任何一个“生态”的建设和繁荣,都离不开一个粒度清晰,画像饱满的身份系统。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传统行业。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和阿里能够独领风骚
尤其是腾讯的passport,在手机号实名制的“应用层”之上,成为了给业内其他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
四、“动员能力”
在PC互联网时代,一个公司估值的好坏由网站的流量所决定,何为流量?及点击量,所以百度是BAT之首。
好比远古部落的文明,部落之间实力的衡量主要看人数,也就是堆头。
大家都知道,再到后来,衡量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不仅仅看“堆头”了,更多的还要看部落的管理能力了。
所以再后来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模式更多地来自于DAU,MAU
一套完备的用户管理系统,完善的用户画像,才是一个网络生态发展的基础。有了账号服务才能够落地,然后才有社交、电商、支付、金融。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抽象为“用户动员能力”,即你可以通过你的产品让用户给你创造多少价值。
再归根结底到一个宏观层面,一个国家的实力,落脚下来,最终也是靠对公民的“动员能力”,️而这一套能力的底层也就是一套精密设计的身份管理系统,
日本作为一个被阉割的战败国,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全国统一意义上的身份证,这是真正釜底抽薪的阉割手法。
五、结论
历史的发展总是逐步演化的,时间是靠主线串联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