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了婚、生了娃,孩子是每个父母绕不开的话题。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优秀。有人说,我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啊,对于孩子,我一直是接纳的。可是,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出来的。我们的沟通,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对内心敏感的孩子来说,肢体语言更容易接受到。
沟通是两个人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跟孩子的交流。所谓爱之深,总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或总结到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样的沟通,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叫说教。既然是相互交换,孩子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吗?他发表观点时你有聆听吗?跟孩子的交流中,当你说的越少,听到的就越多。
道理都知道,可是如何有效的倾听呢?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可以面带微笑的倾听并点头,传递出我在认真听你的观点,你是我所重视的人的信息。同时配合他的语言(肢体和口头)作出脸部的调整。当孩子愤怒、悲伤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我们,先跟对方同频。只有这样,对方才会愿意跟我们敞开心扉。只要他开口说,我们就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沟通。
当我们学会说话之后,我们就停不住嘴。我们都在说着我们认可的道理,我们都需要他人来倾听我们。有效沟通从倾听开始。
当你做了一件事,“哇,太棒啦!”你是什么感觉?
当你发表一个观点,“嗯,有道理。”你又是什么感觉?
记得有次老公出差归来,我跟孩子到火车站去接他,在路上,孩子跟我讲一件事(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我其实对他说的事情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不懂,但不妨碍我们交流。我边走边侧耳倾听,听他讲完后,我就反馈给他,“嗯,你讲得很好,很棒,还有吗?”孩子一听,来兴致了,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嗯,有道理。然后呢?”孩子又开始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反复使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孩子越讲越多,讲得也越来越深入。
孩子把所有要讲的话都讲完后,他开始意识到我在拿他练习(因为我反复那几句),说:“没有了,我都讲完了。”
那一次孩子讲得很尽心,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把那件事拿出来讲过。
当他说够之后,他就不会再说了。
我们一件事情反复的说,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说够。没有一个愿意倾听、接纳我们诉说的对象。
说话如此,情绪亦复如是。
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需要的是让它流淌,而不是“交流”。
一条河流,水面的波纹肯定有高低起伏,原本自然的流淌也就过去了。可是中间来了一条堤坝,怎么办?
我们往往会人为的加一个堤坝“这样是不好的,我要消除它”,无形中,你就需要迈过两道坎。能量又需要多一个出处。人为的堤坝会让你把能量用在对抗上。
其实,我们要么想办法拆除堤坝,要么水积聚力量,最终爆发溢过去。流淌了也就平静了。
办法没有好坏,只有不同,哪个合适就用哪个。
对于跟孩子的沟通,有时我们会觉得“嗯,有道理”这句话说得有点违心,往往会加上一个“但是”。孩子一听你的但是,全身紧绷,前面夸奖的话都作废了。
“嗯,有道理,同时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愿意听你讲。当然,如果接着问“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把孩子的思维打开,引导到未来,孩子就会去创造各种可能性。
越来越觉得沟通是一门技术,是一种能力。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从开口开始的,而是从沟通前的观察开始的。我们需要察颜观色,要学会看。
而这就是沟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