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玛莲娜催生少年雷纳多,对性的最初幻想。
她成了雷纳多一生的朱砂痣。
直到死去,他依旧难忘与玛莲娜相见的每一个细节。
女人是男人的一堂课,足以改平生。
这个原理,在33年后的中国,再次应验。
一个15岁的少年,因迷恋自己的小提琴老师,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图:禁果1993:我和我的性商店
那是一个雨夜。
他因暴雨耽误在路上,来到小提琴老师家门前时,发现屋里灯都灭了。
少年沮丧至极,准备离去。
谁知,却听见屋里传来春心荡漾的声音。
他的脚被定住了。
雨声、屋里的声音,与他的心跳声相互呼应着。
35年后,少年在自传《禁果1993我和我的性商店》里,重提此事。
这位老师让他放弃了小提琴家的梦。
同时,也成了他创办中国第一家性商店的心理动机。
他叫文经风。
江湖人称“套爷”。
-2-
决定开性商店那年,文经风已经34岁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
当时,
他已经成家。
在国家邮政局工作,妥妥铁饭碗。
那个年代里,
谋生是多数人的终极需求。
鲜少有人谈论,何谓理想。
但文经风思维很活。
90年代掀起一股创业浪潮。
他毫不犹豫,跳出舒适区。背负世人的质疑和不解,开始了创业之路。
在单位上班时,文经风衬衫笔挺,一副黑框眼镜下,总是不苟言笑。
任谁看,都是个“闷葫芦”。
但辞职后,他仿佛脱胎换骨,古灵精怪的点子喷涌而出。
什么左撇子专卖店、减肥专卖法、空中医院……
反正就是不新潮,不开办。
没有意外,
保守的年代里,文经风屡战屡败。
创业短短1年,他就亏到要跟父母拿钱发工资。
图:禁果1993:我和我的性商店
最绝望时,文经风养成了一个习惯。
每天要出门散步几个小时。
一来逃避家人的唠叨,二来缓解内心苦闷。
意外就在此时来临。
某天,他路过一个旧书地摊。
瞥见一本叫《性王国的隐秘世界》的书。
书里的一个短篇故事,震撼了他:
一个结婚3年的村妇,在高粱地里被壮汉性侵。
结束后,村妇没有哭喊。
一个多月后,她去法院提了离婚——
原来,直到被性侵后,她才知道什么叫做“性行为”。
和丈夫共度的3年里,她从未经历过正常的性,真相是丈夫先天性性器官发育不全。
村妇的委屈,
宛如一条钥匙,
打开了文经风15岁那年的一个念头:
当年有人告诉我性知识,我还会把性当耻辱吗?
后来。
他和朋友去看电影。
电影讲啥,已经完全忘记。
只记得有一个镜头,出现了一家商店的名字:
“SEX SHOP”。
虽然只有一秒,但文经风突然像触电似的,整个人被震慑了。
「性」也可以成为一家商店?
自那天后,文经风茶饭不思,夜不能眠。
“SEX SHOP”这7个字母,一直缠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2个月后,他有了一个决定。
开一家性商店。
“既然15岁的我已经错过了,那么我就成为别人的指路灯吧。”
命运似乎有意安排。
「性商店」既是一次商业赌博,也是文经风未完成的心愿。
-3-
开店之路,异常艰难。
家人首先不同意。
原本妻子已经对他创业颇为不满。
这下还要开性商店,更是超出了她的想象范围。
文经风性子倔。
和家人争斗一番后,终于得到了允许。
但即便家人同意,外界对于开一家性商店,也是充满歧视的。
在那个年代,压根不会有人公然谈性。
更别提要走进一家和性商店,购买性商品。
文经风的想法,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
图:禁果1993:我和我的性商店
但文经风异常执拗。
他被一股劲推着,似乎别人越反对,他越要自证。
就这样,他开始找起了铺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文经风在一次找铺面途中,偶遇一位认识的女医生。
女医生得知他的想法后,非常支持。
还指引他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说刚好有几间房对外出租。
引荐之下,文经风最终见到了杜院长。
杜院长思维很活跃。
听完文经风的想法后,非常认可。
他许诺:“今天谈得很好,但事关重大,我还需要和其他院长沟通。”
2个星期后,文经风得到了答复。
“可以开了。”
他震惊不已,久久杵在原地。
租到铺面,后面的事情越来越顺。
在与每个单位沟通的过程中,文经风得到的,更多是支持。
ZF对群众性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视。
他们听到文经风要开一家性商店,抱着很大的期待。
希望他能为人们带来新思维。
这给了文经风很大的鼓励。
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他的想法不是疯狂,而是一种注定到来的趋势。
1993年1月8日。
文经风的性商店终于开业。
这家名叫“亚当夏娃保健中心”的店,就是中国第一家性商店。
-4-
文经风以为,这次创业一定能成。
性商店这么新奇,肯定能吸引人们进来探究。
谁知,现实却泼了一盆冷水。
开店前16天,店里没来过一个客人。
文经风很沮丧。
难道他的梦想要夭折了吗?
第16天,一个年轻小伙的到来,打破了沉默。
小伙是吹着口哨进来的。
进来后,站在货架前,盯着好一会。
而后抬头,环顾四周。
神情渐渐从轻松变得严肃,甚至有些震惊。
又过了好一会,他像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点了点头,拿起了货架上的一盒避孕套。
走到收银台,付了钱。
这个小伙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给了文经风多大的希望。
有客人,那就再努力一把。
当时的宣传手段有2种。
要么打广告。
要么媒体采访。
文经风为了开店,已经负债累累,自然没钱打广告。
媒体采访是他唯一的希望。
他翻遍了电话簿,联系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报社,但报社一听是和性相关的店铺,都纷纷拒绝。
只有《北京青年报》接受了邀约。
虽说答应了。
但来的只是一个女实习生。
最终出来的报道,也只是在报纸的一个中缝里,比火柴盒侧面还要小的位置。
内容只有一句话:“北京第一家性商店开业”。
谁料,就是这句话扭转了局面。
-5-
登报第二天,店门口突然来了一帮外国人。
有人还扛着摄像机。
打听之下,发现居然是法新社。
他们特意赶来,是为了采访文经风的。
法新社的报道,引发了蝴蝶效应。
全球各大媒体闻讯赶来,挤满了这家面积不大的店。
这家店成了中国性文化的示范单位。
文经风也成了中国性文化进步的代言人。
1993年2月24日。
中国著名纸媒《参考消息》来到店里,邀请文经风进行一次深度采访。
这一刻,他终于可以昂头挺胸。
骄傲说出心中所想。
一传十,十传百。
人们蜂拥而至,文经风的店每一天都被挤爆。
或是进来看看。
或是在门外观望。
他们非常好奇,这家闻所未闻的性商店,究竟在卖什么葫芦。
曾经躲在被窝里都不敢提及的性。
在文经风的店里,成了严肃的正经话题。
没人觉得这是耍流氓。
文经风坚守的那把“钥匙”,终于打开了门。
而且,还是无数人的心门。
-6-
爆红带来名利。
同时,也带来可怕的麻烦。
有人看不惯文经风的店。
认为,这是借卖货行淫秽之事。
店里的落地橱窗,每天都写满了谩骂的话,甚至还有人趁着夜色砸玻璃。
但最让文经风烦心的,是山寨店。
随着店的火热,
他开始在全国开分店。
这一开,就出事了。
很多人看到文经风生意越做越大,认为有利可图,都想分一杯羹。
挂上文经风的照片,假扮成分店,兜售伪劣产品。
无奈之下,
文经风走上了维权之路。
然而,
不管他怎么维权,
山寨店都像野草,怎么都赶不绝。
绝望之际,
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式维权”。
干脆宣布结业。
他不想辛苦坚守的事业被摧毁,更不愿心底的愿望被玷污。
好在朋友在旁,劝他悬崖勒马。
但自那以后,
他还是关掉了大量分店。
在盈利和守业之间,
这个打滚商场数十年的商人,最终还是浪漫了一把。
他守住了初心。
将更多精力,放在推广性知识上。
-7-
经营性商店这些年。
文经风听过各种言论,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始终是感谢。
有一次,
店里来了位古怪的老大爷。
每次到店里,啥都不买,只是四处转转,待上好几个小时。
已经连着来了3天。
文经风满心疑惑,但也没敢上前问。
第4天,
大爷没有继续四处转,
而是径直走到文经风的办公室。
“我总算活着看到中国的性商店了。”
话音刚落,
大爷竟哭了起来。
后来,
文经风才知道,
大爷曾是医学院的教研老师,
在更早的年代里,他意识到性知识的重要性。
他一直致力推广性知识。
却一再被歧视、谩骂,甚至被嘲讽“流氓教授”。
他心灰意冷,
从此远走他乡,到村落里隐居。
听闻北京开了全国第一家性商店,
他日夜兼程,
赶到北京,
就为了和创始人见一面。
临别时,
大爷从篮子里,
拿出一大叠书稿,
内容是他撰写的性商店理念、实操方案。
“感谢你实现了我的梦想。”
后来,文经风每次说起这件事,都会泛泪光。
在他看来,
自己不过坚守了初心。
却不料,也因此圆满了他人的余生。
如今,文经风的性商店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他只剩最初的一家店。
曾经的辉煌,在资本、网络和电商的淘洗下,已不复存在。
文经风也曾玩过微博。
但最后的更新,停在了2014年6月。
那一天,人烟稀少的店里,又迎来了一帮记者。
他们要采访文经风。
和他聊聊,浮沉21年的性商店变迁。
站在镜头前,文经风再次露出招牌微笑。
他在微博写道:“采访’亚当夏娃‘的媒体最近又多了,不知是70后开始怀旧,还是因为网络的到来,人们观念在激烈剧变。”
15岁那年,他的性意识在一场雨里萌芽。
20年后,他的一意孤行,开启了全国人们性解放的大门。
而今,他回归平静。
那把开启他奇妙人生的钥匙,传承到了每个人手里。
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性≠色情,谈性≠下流。
性通往的不是羞耻,而是爱与理解的高级语言。
但性观念的前进,背后却是文经风冒着被唾弃、谴责的风险,用肉身踏出的坦途。
他希望我们能懂:
享受性,表达爱,都不是羞耻之事。
————以上文章来源由www.yzs512.com精彩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