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群里看到一位学姐发了一个视频,那个视频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演绎故事情节。
按照以往,看到这种视频,我会因为它有创意而去反馈说出自己的欣赏;但是昨天,不知道为什么,我不仅没有反馈,反而心里有种莫名的排斥。
我排斥的原因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演绎坏人来衬托出好人呢?难道只有采用鲜明的反差对比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难道这个世界不能都是好人吗?”
当我心中堆满疑问的时候,我跑去问颖艳姐姐,我把自己心里的所有声音都告诉了颖艳姐姐。
早上醒来,我就看到姐姐的留言,姐姐反问道“我们用什么来辨别好人与坏人?亲爱的,你觉得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当时,我觉得姐姐的问题问的特别好,似乎从来未曾思考过,于是,我就顺着问题开始思考,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然后,我找到的答案是:我们的固有模式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从小到大的环境,大人的教育以及接收到的教育带动了我们对好坏产生的评判。
其实,没有所谓的好坏,哪怕是我们觉得坏的也可能有好的一面,就像视频里面的,看不到的不代表不好,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好的。
总结,就是我们的固有认知影响了我们真正的判断。
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都是有良知的,让我想起《佛佗传》里面那个“杀人不咋眼的大魔头”,大家见了就害怕,而佛陀选择主动接近他,并让他跟随且皈依,最后在一次次的忏悔之下,还主动救了陌生的孩子,得到了大家的原谅。
姐姐说:好与坏,黑与白,对与错,是与非……都在二元对立的思维里思考问题,二元思维是低维认知。
那么什么是高维的认知呢?用佛陀的话说就是空性,万事万物都是空性的,好坏,黑白,对错,是非是我们的解读。
任何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特性,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我们的思维决定了对事情的定义。
你觉得好,就有很多好的理由。你觉得不好,也能找出很多的理由。所以,我们要看到实物的本然,本质,就是空性。
姐姐还提到,那个视频里,无论拍的角度,运用什么工具、方法,发心是什么?发心是让观众有获得感,有成长,启发更多人,就好。发心是借用小视频达成个人目的或者别有企图,那就只是商业的传播,各求所需,无可厚非。
听完姐姐的讲解,我瞬间顿悟,所有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解读,下次“如果遇到自己感觉不好的都可以试着去转念”,一念之转即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