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但如果有人试图用一本书或一门课程来教你怎么画思维导图,说明他是个骗子。
高考历史复习的时候,我就喜欢用具有层次的线条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我发现这种方法很容易牢记住这些内容了,再次复习的时候,也不用把整本书重新翻一遍,只要看一下这张图,考试要用到的知识点,我在脑海中回忆一下这张图,便迅速想到这个知识点在哪里。这种方法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种方法叫什么,我只是知道它有用,方便记忆。
直到过了很多年,在其它文章里看到有人也推荐这种方法,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思维导图,在国内外已流行很多年,并且还有很多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画这种图的专业软件。因为已深知这种方法的好处,就赶紧在电脑上装了一个XMIND,几分钟下来就完全知道怎么使用了,
当我读完一本书后,会用它把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画出来;当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也先用软件把这个主题的骨架画出来,再去收集信息,把肉补充上去,信息一层一层地往下深入,对这个主题也认识越来越深,最重要的是,下次要复习这个主题时,就可以迅速知道自己已了解到哪种程度,省了很多重复性复习工作;当写作或做听课笔记时,我也喜欢用思维导图来整理逻辑,条理清楚,便于记忆和理解。
这几年看到很多所谓的思维导图专家也极力推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工作、学习、生活效率,有出书的,有开课程的。好工具分享给大家,自然是好事,但我只是不明白,这么简单易用的一个工具,用一本书,用一个课程来介绍,得加上多少废话在里面呢?耽误人家时间不说,浪费金钱不说,这样会误导人家的。本来多么简单的一个工具,被说得玄之又玄了。
且来看看这些教程到底是教什么的。
在网上乱搜几篇文章,就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教程:用五颜六色的笔,在一张纸上画得花花绿绿的,有些培训课、读书会也喜欢用这种方法输出一张长长的思维导图,当作培训、读书成果。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一场绘画培训呢?是《清明上河图》还是《五百罗汉图》呢?画的是什么东西呀?乱七八糟的,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但他还很得意,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这张图是怎么画出来的,还迫切地想要教你画。
任何工具使用起来,应该一切从简,重在内容,不应该让工具占了主角,按他的那个图,我估计怎么也得用一两小时才画出来的吧,文字、线条、图形、涂色,哪一个不费时间呢?
搞得这么花花绿绿真的有必要吗?会不会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在里面,他偏说没有,还跟你讲生理学上的科学理论,什么全脑思维、艺术脑,加图形,加颜色,利于记忆。
我只是想说,你花了很长时间,记忆能不深刻吗?,如果用同样的时间,就算死记硬背,也早熟烂了。
再说了,纸张空间很有限,画错了也不便于涂掉,在纸张上根本不宜画得太详细,只要简单弄个草图就可以了,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教别人的。
即便画详细的思维导图,可以直接用思维导图软件在电脑上画。思维导图软件操作都超级简单,word已经够简单了吧,它们比word还简单100倍,初学者10分钟内就可以运用自如。思维导图软件有两大好处是可以随时添加、修改或删减,不用担心画错了怎么办;可以画很多层级,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这可是在纸上手绘思维导图遇到的两大难题。作为一个爱分享的老司机,只要告诉别人有这么一个软件就可以了,就不要出书、开课了。
思维导图很实用,也很简单,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想知道怎么用思维导图,下个软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