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电视里正播放着儿子最喜欢的熊大。
此时此刻,婆婆正在拿着擀面杖,一下一下地擀着饺子皮。
此时此刻,一直陪伴在左右的那个人,正在刷着屏。
此时此刻,我,正在停停顿顿间,写下2017最后一天的生活记录。
今天,是农历腊月三十,除夕。
一年三百六十五里路,今天是最后一里。走完了这一里路,下一站,又是全新的路途。
除夕,最盼望的事情,有几件:
【除夕的年夜饭】
记忆里,除夕的年夜饭,是饺子加上鱼。饺子是老爸和老妈一起包的。老妈一早起来,就把冻在凉房里的胡萝卜丝拿到炉子旁边让化着冰渣子。肉馅是早就剁好的。化冰渣子的间隙,老妈把葱姜蒜都切成末备用,再切一两根青色辣椒搅拌到肉馅里。消了冰渣子的胡萝卜丝和肉馅剁在一起。这个时候,我常常站在旁边看热闹。那一把老菜刀,在母亲的手里是那么温顺,那么听话。它上下翻飞,不多时,肉馅与菜馅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舍难分了。剁好馅儿,加好调味品,母亲就把馅儿盛放在铁盆里,待用。
剁馅儿是母亲的活儿,和面也是母亲的活儿。除夕的饺子一定要包得多,所以,馅儿多,面也多。面和好了,老爸也就出现了。
老爸虽然是个左撇子,可是,干起活来还是蛮快的,尤其是他擀皮的速度,那叫一个速度。只见他一手不停地滚动着擀面杖,一手捏着面团来来回回地挪动。只需要三五秒时间,一张饺子皮就完成了。
母亲包饺子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父亲擀饺子皮的速度。没有饺子皮可以擀了,父亲就也开始包饺子。那些年,我们家吃的都是带花纹的饺子,也就是俗称的老鼠饺子。那饺子一出锅,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了。因为嘴馋,也没少挨父亲的巴掌和母亲的嗔怪。
【除夕夜的春晚】
据说,从1983年开始,就有春晚了。看来,这春晚比我出生还要早几年呢。
我对春晚一直没有什么印象。除了能认识几张脸,叫出几个名字,说上几句可以风潮一时的流行语外,好像也没有别的了。近些年,年年过年,但看春晚只是一个摆设。这春晚,越来越好像成了一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不看春晚,就意味着没有过年一样,看了春晚,又觉得年没有过好一般。
昨天,有人传出了2018央视春晚的节目单。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掩不住好奇,还是略略看了一下,名单上好多名字都是陌生的。那些我不熟悉的名字,大概就是新生代的小鲜肉了。这一下子,我心里竟然失落怅惘起来。因为这个小鲜肉做参照物,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刹那之间,也已是芳华不再了。
今年的春晚,会有哪些亮点?笑点?热点?看点?喜点呢?还是,拭目以待吧!
【除夕守岁】
儿歌里唱“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三十儿夜里要熬夜,最好是通宵。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熬过除夕夜。每次看春晚看到困得眼皮子打架时,就关掉电视,呼呼大睡。不过,这个除夕夜,可别想睡个安稳觉。那鞭炮声是彻夜不断。近处的,感觉就在耳边,震得耳膜疼。远处的,感觉就在手指边,伸手就可以拿过来似的。于是乎,这除夕夜的梦,自然也是流水落花,一派纷呈了。
过了除夕,明天,就是新年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年了。新的一年,祝愿自己,努力一点,上进一点,阳光一点,乐观一点,勤快一点,快乐一点。新的一年,也祝愿所有人,幸运一点,开心一点,收获一点,成长一点,美丽一点,正能量一点。
金鸡辞旧岁,玉狗迎春来。狗年到来了,祝愿我们大家,一切旺旺旺旺旺旺旺……
(201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