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解:
混沌开窍的故事寓意丰富。倏、忽分别为南、北海之帝的名号,其意为瞬时、快、急速。在《庄子》文本的语词建构中,静较动近道,暗较明近道,无较有近道等;同样,快较慢不近道。正是因为独立语词的模糊性,倏忽的解释空间大,可解为有为,解为智谋,解为名号等等。浑沌本意为天地初始,相应此处可解为无为、无知、无名等等。“开窍”比喻有为、智谋、名号对无为、无知、无名的损害,损害的结果是“浑沌死”。
寓言中还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浑沌待倏、忽甚善,比喻浑沌的包容。倏、忽“谋报”浑沌,结果好心办坏事。此处的“谋”可比喻“成心”,倏、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却没能认识到浑沌的自性。其实,更深层次讲,倏、忽不是别人,正是浑沌的变体,“成心”一刀斩断倏、忽与浑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