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为经济学家的眼中,人类就是一台落后却又靠着经验主义依旧运转的机器。——题记
假如把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代入现实世界,将价格转换为人们的处境,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在经济学的假设下,这个世界所有人的处境都是强式有效,一个人所有的潜在信息包括性格、能力等都会完美的呈现在人们的生活处境中;另一方面,人们的决策都是依照随机游走理论来进行,不依照经验主义而是经过仔细而又详实的分析之后做出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不断淘汰不理性的人,人们会朝着理性人的道路进化,理性会消除不理性的行为。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信息不对称,没有认知偏差,没有框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的固有印象被打破,消除了歧视,消除了标签,消除了对比;这是一个很完美的世界不是吗?但是这样世界可能存在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在人类进化到生物的顶端之前,在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考之前,在我们彻底放弃那被刻入原罪的懒惰之前,这一切都是乌托邦。行为经济学中将人类描述为“认知吝啬鬼”;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人类是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的统一,认知决策系统遵循“输入—处理—输出”的运转方式;但是由于人类的缺陷,遗憾的是这一系统并不完美,其中最大的两个漏洞就是“有限注意力”以及“认知偏差”。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我们渴望能够做到过目不忘,能够像福尔摩斯一样洞察天机;但是人类的注意力以及精力实际上是有限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我们没办法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有人曾调侃,经济学是稀缺资源的调配,但是作为经济决策的注意力稀缺却没有办法解决。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接触着大量信息,其中众多的垃圾信息不断的消耗着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遇,我们没有办法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解出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而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理性人的假设中,遇到决策,人们会基于数学公式以及模型,代入参数,剔除无关变量得出最优解。但是这样的行为无疑会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优秀”的大脑给出了它的解决办法,即不断寻找“捷径”来节省认知能量,其体现在思考时不断简化问题,如忽略一部分信息或者是重复使用已有信息代替寻找新信息等,这样的情况常常导致启发式偏差,即凭借经验得出错误结论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做决策时通常是抱有一种过度自信的心态,我们偏向于最近的、印象最深的信息,会因为曾经的收益而膨胀,会忽视掉消息的可靠度·····,我们是非理智的人,如同一辆出轨的火车,却依旧在我们自认为的道路上放肆驰骋。
那这样的现实值得我们厌恶吗?我想答案同样也是否定的,当世界存在大量的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时候,这样的情况被称为“群体性偏差”,那些理性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是格格不入。工作中,或许理性人上一秒还在因为录入了一个人能力优异的毕业生而高兴,但是下一秒他就因为把漂亮小姐姐刷掉而被上司炒了鱿鱼。众人皆醉,那么唯一清醒的那个人就失去了与其他人对话的资格;当这个世界是由感情来维系,大多时候人们都是多巴胺上脑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顺应。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缺陷的存在,我们才产生了人文:因为认知有限,我们得以将物或者人的某一特点放大,使得人们拥有了个性,使得我们在不同物品中倾注了不同的情感从而诞生了诗意;正因为认知偏差,我们更加依靠熟悉的物或者人,从而产生了家国情怀,产生了朋友、家庭、团队;因为注意力有限,我们得以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那个最耀眼的祂。假如这个世界完全理性,或许人们的婚恋都是一种水到渠成,强式有效市场会让适合的人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这样的婚姻是完美的,是超脱于《恋爱禁止的世界》中那样大数据婚配方式的完美“相亲”。但是这样的生活不是失去了为人的乐趣了吗?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小确幸,那些被我们期待着的混沌的未来,那些因为一场倾城之雨而伤感的时光,不正是我们不理性的人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