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是自媒体组的第三次分享时间,分享者洋洋进行了《摄影青年如何卖茶》的主题分享,十分走心。洋洋将其过往经历娓娓道来,用切身经历证明了加入优秀的团队,像优秀的人看齐,走出舒适区等对于个人成长的益处,感受颇丰。
分享中,有一段关于走出舒适区的心理学解读仍记忆犹新。心理学研究表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增加人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过激反应,结果是提升人对工作的专注程度。这让我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的一个惯性现象:间歇性迷茫。在你尝试走出舒适区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间歇性迷茫。
我虽不属于那些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人,但确实也算是一个不让自己过“舒心”日子的人。心中必须有目标,每天有那么几件事情在向目标迈进,才能安心。不然就会坐立不安、逼迫自己泡剧才能入睡,常常惶惶不可终日。
“舒心”与“不舒心”总是交替出现,时间跨度从不固定。明明前几日还踌躇满志,心志高昂,突然一天早上醒来就一阵惆怅,感觉人生失去方向,突然陷入迷茫。这种现象最早发生在大学,可能是因为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的目标很明确,从未有时间去怀疑目标的正确性。
记得第一次间歇性迷茫来源于是否参加大学社团。那时,刚进入大学,为避免自己成为反人类,就跟随大家的步伐,报了好几个社团。社团经常有活动,聚会出游,一派欣欣向荣。但参加过几次活动后,我发现别人的脸上总是充满对下次活动的期待,出谋划策,跃跃欲试。而我,会有一刻坐在人群中,觉得自己说不出话,有点孤单。我喜欢跟大家一起玩耍,但是好像不是这样的方式,也不是这样一群人。我的朋友们,我好想念她们。多次活动后,我迷茫了。
我焦虑了很久,吃不好睡不香,什么也不想干。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社团承接一个为上海市“挑战杯”进行预选拔的“笃学杯”比赛。参加形式为小组制,自由组队。我召集了我的朋友们参加了这次小组比赛,并且通过一年的努力成功晋级全校第二名,代表学校参赛大学生“挑战杯”。并且,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因为太忙,也退出了社团的常规活动。我找到了解决迷茫的突破口,重新振作起来。
我以为这次迷茫之后,再也不会经历迷茫了,感觉那样的激情可以持续很久。况且迷茫真的太难受,大家都不会喜欢那种颓废的状态。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经历多了,发现自己的很多次成长,都来源于间歇性迷茫时所作出的决定。迷茫的过程很艰辛,但总能找到再次出发的理由。
间歇性迷茫,如果去除那些迷茫的时期,剩下的都是为阶段性目标而奋斗的时间。说实话,我曾经特别羡慕那些一直不迷茫的人,我尝试过设立他们所谓的高远目标,但是总是失败,最后决定放弃。后来,在偶然听到别人给出的关于我心态很好,几乎很少看到我迷茫的评价时,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也许,那些看起来从未迷茫的人,只是善于及时调整,间歇性迷茫的时间周期比较长,迷茫颓废的过程比较短而已。
现在,有时候,我还蛮享受那些突如其来的间歇性迷茫,因为环境在变,即使是那些开始被认定的高远的目标也可能会有需要调整的方面,才能保证正确性。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继续前进,不掩耳盗铃,适度焦虑并不可怕,就像上文说的,由此产生的过激反应也许是一位味良药。
就像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曾说过“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所以,不要害怕间歇性迷茫,不要逃避你现阶段的目标缺失。利用好间歇性迷茫,能帮助我们根据变化及时调整阶段性目标,时刻遵循我们的内心。所以,我很享受间歇式迷茫所带给我的这种特殊的成长方式。
(备注:文中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