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许在这世上并不存在任何感同身受的人,就连每一种失恋的感受都大不相同。
人们习惯带有歧视的眼光去看待一部分人,比如年龄大的女性,比如单亲妈妈,比如离异人士,尤其是那种年龄上的歧视加重了当代青年和中年群体的焦虑程度。脱单焦虑要属最严重的一种焦虑,比自己年轻的或者是有伴侣人士往往很难甚至不能理解这种焦虑,而在这种焦虑的作用之下,经历失恋就是生活中的严重雪上加霜,因为到了一定年纪没有太多的选择,摆在自己面前的永远是异性的嫌弃,这个时候被抛弃的痛苦会被放大数十万倍,而突然的失恋打乱了自己生活的节奏,人生没有办法像年轻时一样随时都可以重新洗牌,就算你愿意重新洗牌,也很难遇到给你这个机会的人。 有人说,“最好的往往最后才出现”,如果这句话真的成立,那么也不负你之前那么多年所遭的罪所忍受的每一份屈辱。
当一个顶着这种焦虑的人在朋友圈三番五次看着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人晒幸福的时候,那种焦虑又被放大了几亿倍,但是自己又比任何人都清楚着急没有用,该走的你是留不住的,来不了的它就是来不了。从一开始的难过沮丧慢慢演变为了麻木,反正日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不能为人妻做自由自在的小鸟其实也挺好,你不能一直活在那种特别丧的情绪里面,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把全部人生的意义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就算庸俗一些,只想着赚钱,起码你能赚钱好歹还验证了你存在的意义。
或许像我一样的姑娘过于执着过于理想化,总想着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比如就想找一个什么样工作的人,或者周围的谁嫁了一个这样的老公羡慕死了,也经常会幻想自己有一天和这么一位步入了婚礼的殿堂。
现实总是残酷的,只有灵魂层面的单向吸引是远远不够的,几乎不会爱上任何外在形象远远落后的人,而外表方面稍微让人舒心一些的人基本上都不是单身,仿佛造物主遗忘了我的另一根肋骨,仿佛月老就没有给牵那一根线。很多自诩为算命大仙的人一条到晚就知道胡诌,总是在宣扬正缘就是不起眼的盐那类说法,其实如果没有互相吸引互相欣赏,也就不能称得上正缘。
如果这一世没有得一人终老,那就努力修福报找到其他人生的意义静待来世更好的运气吧,摆脱焦虑需要做出很多努力,主动规避容易引发焦虑的人和事也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是偶尔还是会希望当人生不再处于谷底的时候,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