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现金流游戏,很过瘾,也很有收获。在沉淀了一个晚上之后,早上就迫不及待地想起床写复盘了。
若你不知道现金流是什么游戏,容我就我的理解简单解释一下。
我所玩的现金流游戏,设计理念是来自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他提出的财务自由的概念是:非工资收入超过总支出,就跳出了老鼠圈,进入快车道。所以这款游戏又称“老鼠赛跑”。这个游戏是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的中的理财和投资实践,在游戏中体会人生,再把所学应用到复杂的现实生活中。
更多的介绍,有兴趣的可以移步百度。
周六的游戏我是第一次参加,但因为之前看过部分《富爸爸穷爸爸》,加上看了一些人的复盘文章,对这个游戏有大致的认识。虽然昨天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出圈,但也收获满满。对照现实生活,有些关于理财的认知可以提升,也有些问题有待下次验证。
记录
游戏过程2个半小时,除了一名银行家之外,实际玩家只有3人,玩过20多次的宏姐(所选角色:医生),玩过2次的解琳姐(所选角色:小学教师),还有第一次玩的我(所选角色:律师)。除了我之外,另外两人都出圈了。
我很幸运,第一次玩,遇到很赞的银行家,也遇到很赞的伙伴,在友好的氛围中熟悉了游戏规则,也学会了如何填写财务三表。其他玩家的出圈,也让我见识到快车道里的另一种人生。
我参加现金流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在财商上的盲点,以在现实生活中改进并采取更好的理财方式,以期踏过财富自由这个里程碑。
第一次参加现金流,我的目标是:熟悉规则,借助这个模拟游戏来一窥现实中的投资理财人生,发现盲点,提升理财认知。
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在一个夕阳行业里做HR(3年经验类似于3个月的那种),投资理财只限于购买了保险和股票,可以说理财经历匮乏。
在这次游戏中,更新的几个认知有:
1、概念:财务自由 = 非工资收入 > 总支出
我之前对财富自由的认知来自李笑来(这两个词不一样)。李笑来的认知词典里,财富自由本质是时间自主权,可以不用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从李笑来版本的“财富自由”定义来理解,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时间自主权的,大部分人都有,因为除了必须的工作和生活羁绊外,每个人总有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因为有这部分时间,我们才得以去学习、成长、寻找各种可能性。
如果从“时间自主权”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我在自己出售的时间里,有一部分可以有限度地供自己支配,这部分时间,我在之前的某个瞬间意识到:除了继续成长之外,我不知道还可以用来做什么。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在这种状态下,就算让我狗屎运(例如中大奖)实现了“财富自由”(不用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得时间自主权),我也会迷失。这个思考让我跳过了单纯追求“财富自由”的想法,而开始加入了“一旦跨过成本线,我要做什么?”的思考。
而机缘巧合地,我看了两本书《贩卖音乐》《有信仰的资本》,思考了有关“情怀与市场”、“商业与信仰”的话题,对于“商人”和“企业家”有了新的认识维度,对于“慈善”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在出圈了的两位小伙伴的游戏经历中,间接验证了一个事情:当跨过成本线之后,不仅投资机会与老鼠圈内的不是同一个资本量级的(不同阶层的在这个维度上果然不那么容易流通和交流啊),你还会遇到很多做慈善的机会,有能力也有这样的信息渠道。一旦做了这些事情,社会和自己内心都会有积极的反馈给到个人,形成正强化。
关于信仰和慈善,后面再开文来写。继续复盘现金流游戏。
以“财务自由 = 非工资收入 > 总支出”这个概念来看待财务自由的话,它对理财行为的指导作用又不一样了。这个定义明确地让我去增加非工资收入,以覆盖总支出,也就是必须实现“睡后收入”。
而在现金流游戏中,“睡后收入”(也就是“非工资收入”)来自于三个方面:股利、房地产和企业投资,这些能带来正向的现金流。
对照李笑来所提供的整套认知系统,从“财富自由”的重新定义开始,以“时间”这个关键词引出的三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卖出一份、一份时间卖出多份、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我意识到:李笑来的认知系统可能更适合用于个人成长上的指导,而罗伯特·清崎的概念定义用在理财上,则更加简单粗暴直接。
如此,现金流这个游戏,让玩家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获得“关于财富的获取和使用”上的思路更新,形成一版基础的投资地图。但它毕竟是简化了的,现实生活更复杂,不能照搬操作。
所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个游戏,我目前的理解是:多尝试不同的角色、做不同的投资策略、跟不同的玩家打交道、体会不同的人生碰撞,去发现自己的认知、去验证自己的思考。
发现的不只是自己的财商知识,还包括自己的个性。就像这次游戏中体现出来的,我们有两人的投资决策都是偏保守的。如果在一个零成本的游戏中都如此保守,那在现实生活中就只会更胆小。若在游戏中发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在下次游戏中换一种投资策略,挑战自己,来验证自己的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既可以用在游戏中,也可以用在现实中。
所以,认同那一句:只要你还没获得财务自由,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2、看到每个行为背后的目的
不只是理财投资行为,其实所有的行为,如果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是当下觉察随时在线,做事都会更有效率、更幸福吧。
这次游戏中总结了三个方面的目的:
1 投资目的:在做投资时,我们的目的有两个,
1)资本利得,就是赚差价。
2)获得正向月现金流,增加非工资收入。
在这次游戏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投资就是在开场没多久,就用1块钱买了5000股某一股票,当我还在更新财务报表的时候,解琳就抽到这只股票20元的市场价机会卡,当时她还读了两遍,结果我完全没意识到要立刻卖出,虽然我知道她读的就是我刚入手的这只股票。20倍收益啊!如果立刻卖出,我的第一桶金就实现了。后面出现5倍收益机会的时候,因为前面的20倍我错过了,结果在5倍的时候也没有卖出,最后这笔股票烂在手上,既没有股利带不来现金流,也没有卖出赚到差价。
也是因为这笔投资,让我真正反思我之前学习到的价值投资的理念:拥有一只有价值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我目前手头上的股票,既没有分红(目前股市上有分红的股票应该不多,好像Apple的有),我又不打算短期卖出去。那么这笔投资,真的要等到7年之后才卖出实现资本利得吗?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比放在银行更能抵抗通货膨胀。那么,我的思维就不是为了“赢”,而只是“不要输”,不要输给通货膨胀。
像网格投资法这样的投资技术,看来真的很有必要学习一下,更新一下我的方法论,再借此提升一下认知。
2 贷款目的:贷款没有那么可怕,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贷款是为了投资,还是为了消费。如果是为了进行良性的投资,那么,贷款并不可怕。
游戏一开始,我很保守。也是一贯的思维,不要负债!但如果不贷款,好的资产根本不够现金购买!
我的第一笔贷款是用来买房地产的,游戏中的小市场机会卡很多房地产机会,首付很低。在计算过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和贷款带来的总支出之后,如果最终能实现正向现金流,那么这个资产就应该拿下。虽然首付不低,但若市场机会好,这个房产最终是能实现资本利得的。而在我这次游戏中,房地产资产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资本利得,靠这些差价来继续投资。
在游戏中,很容易就能从银行中贷出款。但在现实,贷款的知识并不是人人都有,银行也不是你随时想贷款就能成功的。需要有个人信用,或者有抵押物,或者靠职业信誉(看外面的卖车卖房广告,好像银行特别喜欢贷款给公务员,就是因为公务员稳定,职业信誉好吧)。
在后面的讨论交流中,我们的银行家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她的一个朋友,因为研究过贷款流程和手续,在来深后,通过贷款买了两三套房子。本来没有宏大抱负的小两口,就这样实现跃迁了。
我有一个朋友,目前通过开多张银行卡,在互相套现、增加额度中奋斗,希望靠这个方式在深圳贷款买房。他说过,高阶的人都是用银行的钱来消费和投资的。因为缺乏贷款知识,我不知道他的操作是否可行,但自己是不敢这么做的。
所以,掌握贷款知识,或者认识靠谱的掌握贷款知识的朋友,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很重要。这个重要程度如何我还不清楚,不知道是否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3 游戏目标:增加非工资收入的月现金流,超过总支出。
游戏过程中,看到另外两人的非工资收入在逐步攀升,我还只握有一套三房两厅、只能带来100现金流的房产,心里无比着急。虽然我重复看了几次我当前的目标是增加非工资收入,但还是不敢贷款去购买资产。因为经历了两次失业,连付账单都要通过银行来实现。生存的危机让我胆子大不起来。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当下的投资只会带来负现金流,而资本利得的机会是不确定的。所以,我那时很保守,也不知道这样操作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更好的操作方式。
此外还有一个思考:如若不是为了投资,更大的现金流没有意义,因为已经覆盖成本了。在整个游戏中,第一桶金和大额资金的来源从来不是经过月结日的月现金流带来的,而是靠资本利得。所以,是否可以在当前投资只能带来负现金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贷款买入,以博后面的房产卖出,获得资本利得。到那个时候,用差价赚来的钱来还了银行贷款,总支出就会下降了,对目标的实现更有利,毕竟目标是非工资收入和总支出的对比,而不是和月现金流的对比。而且在赚得第一桶金之前,小市场的机会带来的现金流都很小。这个可以在下次的游戏中去验证。
但还好,很快就有人抽到市场风云卡,卖了我的三房两厅,开始大胆贷款买入好资产,特别是带来高额现金流的企业投资。
在这次游戏中,企业投资是稳赚不赔的,房地产投资也是稳赚不赔的。但现实中,这两种资产都有可能是不良资产,现实更加复杂。
所以,在后面的游戏中(老鼠圈内),我的投资原则是:购买房产为了资本利得,购买企业投资为了获得现金流。资本利得的差价及时还银行贷款以减少利息支出,减少总支出,在下次投资中继续借贷来买入(毕竟在这次游戏中,贷款是每笔都批的)。
3、联系现实,下一步的思考
游戏结束的当下,我对游戏如何与现实结合还有些懵逼,毕竟是第一次玩,毕竟游戏是简化了太多的模拟投资,毕竟游戏中出现的各种机会收益率和现实是否对等还有疑问,毕竟我的投资经验还太少。
但结束后的交流,和先生就这个游戏的分享,都让我一点点地把游戏带出了游戏,带入了生活。
有四个思考点可以在本文中分享:
1 第一桶金
在这次游戏中,所有玩家的第一桶金都是靠卖出房产获得资本利得实现的。在有第一桶金之前,月现金流都很低,只敢用来做小生意(是否可以挑战大生意,靠银行贷款,只要月现金流还是正的?未来或许可以去验证一下。),而小生意带来的现金流都不高。
股票涨20倍的机会我错过了,这个渠道也能获得第一桶金。
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桶金要如何获得?
20倍股票少见,5倍股票也少见,在2017年的数字货币市场中,倒是大把这样的机会。区块链投资现在的红火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让个人资产翻几番。网上不是有个表吗,哪一年入场股市,随便买都能财务自由;哪一年入场房市,随便买都能财务自由。但这些都是马后炮,处于当下的这一年,在没有资金量的情况下,我如何实现我的第一桶金?
除了基金股票外,游戏中的小生意还有房产。
但在现实生活中,房产不是属于大生意吗?要通过贷款,或者集资买房投资(这个政策风险是不是很高)吗?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更好的方式?到目前我也未能打开思路。
2 市场风云带来的信息
在这次游戏中,市场风云是房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唯一途径。
而在现实中,要知道这个消息,那也得这个信息进入了我的关注圈,而且我还能正确解决它、利用它。
作为第一次玩游戏的人,我之所以会买下第一套房产,是学习旁边宏姐的操作。作为一个玩了20多次的老玩家,她一定有些认知是我所不知道的。在她毫不犹豫地买下房产之后,我才跟着买下来了。
在拥有房产的时候,市场风云的信息出现,我才能解读得出来,而且不会错过。
所以,在现实中,参考一些高认知水平的人的信息关注点,适当跟随一些有下限成本的操作,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时间可以拉得更长,更稳妥的方式是:记录这些人的操作,反向推导他所关注到的信息点,再跟踪他操作的结果,形成一套假设,后续再去验证,确认假设的可靠程度。在可靠度很高的前提下,自己再操作。
这不就是模拟股市的操作吗?
时间这个维度一下子立体、生动起来了。
用这个方法是很稳妥,但不确定在于:
1)时间拉得太长了,机会可能稍纵即逝。
2)环境是动态的,是会变化的。
突然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但我毕竟还是个追求稳妥的人。
有没有更靠谱一点的方法呢?
既然重点是假设、验证和信息点、操作。那么,事先学习一些假设,然后通过他人的操作历史来验证,再自己小资本地去操作,去锻炼自己筛选信息点的能力,去亲身验证理性层面的逻辑,和感性层面的心态稳定。
这样不就是清晰地看到自己行动的每一步了吗?有经过验证的假设,然后在发现有价值信息点的时候能及时操作,理论上说得通。
另外,游戏结束后,银行家郭孜提供了一个案例,她的朋友因为获得内幕消息而获利。
可以推导,她的朋友一定有一套投资的理念(假设),然后才能利用得上这些内幕消息,有好的结果。
所以,在这次游戏中,市场风云带来的信息很容易被利用起来。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在纷繁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有用的信息,也还是一门功课。
3 失业很可怕,更多意外也很可怕。
在游戏开始没多久,我就失业了两次,第二次的生活支出还是向银行贷款来支付的。
对应到我们的现实中,在理财这个领域,一直流传一种说法,就是:一定要有能维持三个月日常生活的现金储蓄。这个应对的就是失业了。
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真的让人恐慌。我们在失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时,也会恐慌,现实中的恐慌比游戏中的恐慌严重得多,不只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压力。结果有时候会为了有收入而饥不择食: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好了。
游戏中的额外支出不算很大笔的支出,基本hold住没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小意外,也是类似的程度。
但有些颠覆性的意外,甚至会压垮一个家。例如重大疾病,例如重要经济支柱意外死亡。
保障型保险很有必要。
在游戏中,我们三人的月现金流一直是处于正数状态的,每次月结日拿到手的那点现金对我们的投资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月现金流是负数,那就是每次月结日都要支出。一旦手上的现金用完了,要靠银行借贷来还钱,会进一步增加总支出。那就相当于是银行养着这个人了。有些人真的是靠不断用这张信用卡的钱来还另一张信用卡的钱来生活的,若是最终没有一笔钱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这种新闻好像之前见过不少……
但那一笔钱来自于哪里呢?
刚好卖了房产?
刚好股票涨了?
刚好狗屎运中彩票了?
所谓的市场风云,就是不确定。
那么,无论在游戏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月现金流,一定要为正。
(月现金流为负的话,银行也不会贷款吧?)
** 4现实更复杂**
在游戏中,房产投资和企业投资都是必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确定。
在游戏中,职业选定了,工资和生活支出都是固定的(除了生孩子之外)。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全部都是会变的。
在游戏中,除了工资之外,就只能靠股票、房产和企业投资来赚钱。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我不止追求场内的投资收入,更追求场外的赚钱能力。这个能力能够让我更淡定地面对场内的投资,甚至更淡定地去追求个人理想。
就像在优享内测群里,poker说的:如果哪天非常缺钱了我还是会回到扑克中去,不缺就写东西。没资金做后盾,情怀好像不够了。
拥有这样一个“缺钱了能够来钱的技能”,能够在现实中更加淡定。
所以,游戏只是游戏,从游戏中体会到的是思路、方向,现实更复杂,不能照搬。
把游戏中体会到的思路应用到生活中,才是最终的目的。一切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
如何出圈的思考
这次玩的时候,市场很好,小伙伴很好,机会很多。基于这次的经验总结的出圈思考,供大家参考,我也会在下次玩的时候验证。
1 尽快获得第一桶金
出圈的标准是:【非工资收入】 超过 【总支出】。
最能带来非工资收入的是【企业投资】。企业投资的机会卡来自【大市场】,大市场需要【大额资金】(或许没有大额资金的时候,通过借贷的方式来购买,只要利息不会造成负现金流。这个假设需要在后面的游戏中验证),大额资金来自【卖房产】或者【股票套利】,房产和低价股票的获得来自【小市场】,开场时候的所获得的现金,很可能就能买得起小市场里的房产或股票(大不了借贷一点点)。
当进入抽得起【大市场】的机会时,基本就是重复同一套流程来操作和计算了。
这时候的策略就是房产用来获得资本利得,企业投资获得现金流。
如果银行好说话,只要有钱就还钱,减少利息。没钱时就贷款。
银行是否随时愿意贷款,这个可以在下次玩时问一问,再来决定策略。
2 谨记当前目标
获得非工资收入是在老鼠圈时的目标,所以一定要买房产和企业,早买早好。如果不是为了投资,手上的现金不需要留那么多,只要保持为正就可以了。
3 贷款要更大胆一些
我的角色还在挣扎还贷款的时候,竟然抽到一张额外支出,角色人物贷款17000去买了一艘游艇!!因为这个贷款利息不高,我根本就不想还了。但也是因为这次贷款让我觉得,贷款没那么可怕。
不贷款,基本玩不下去啊!
游戏就是为了试错的,没必要胆小。
以上,就是我本次参加深圳心灵创富组织的第128期现金流游戏的复盘。
涉及到合作部分的不多,有玩家生娃了会给红包,机会卡买卖的几次也很简单,不涉及谈判。跟之前看过的别人的复盘有区别,但还是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