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
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话语充耳不闻,而只观察他的行动。我们就会发现——他有个人的“生活意义”。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特征等等,都遵循这个意义而行(除了生命里必须要做的,泡电视、看手机、吃东西这些不需要打起精神实施的行为,是常态。读书、运动、内省、整理、思考、为追求目标而工作等行为则需要打起精神才能进行)。
他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他赋予自己的意义和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这种因人而异的生活意义是多得不可胜数的,而且,每一种意义多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实”指的是对人类的真实,对生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这是真理,如果还有其他真理存在,它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无法知道它,那么它也必然是没有意义的。
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三大问题
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便让我们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我们必须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当中——如何在我们的同类之中获得地位,以便让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
性别问题——如何调整我们自身,以适应有赖于性别的爱情生活。
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
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个人的意义。他们的兴趣也只停贸在自己身上,他们的成功也只有对他们自身才有意义。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意义只有在与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我们的目标和行为也是一样,它们的唯一意义,就是它们对别人的意义(母亲对孩子的意义,丈夫和妻子互相存在的意义,职业人对所属团体的意义)。能够解决共同生活问题的,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
器官缺陷、被娇纵、被忽视(孤儿、私生子)等三种情形,最容易使人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从这些情境中出来的儿童几乎都需要帮助以修正他们对待问题的方法,帮助选择较好的生活意义。
正确对待生活中不愉快经验的人,他的经验除了能告诉他作某些防范于未然的事外,那种不愉快就不会影响他们。他觉得:“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环境,以保证我们的孩子能被安置得更好。”(幸运的是我是持这种观念的人)
[if !supportLists]第二章 [endif]心灵与肉体
灵与肉的冲突
心灵的目标:安全感
动作背后的意义:
偷窃:目标是使自己富有,并拥有较多的东西,而让自己觉得较为安全。其出发点是一种贫穷或匮乏之感。要找出这个人处于何种环境中,什么情况下才觉得匮乏?他是否采取正当方式来改变这种环境,并克服匮乏之感,其动作是否都遵循着正确的方向,是否曾经错用了方法。我们不必批评他的最后目标,但是我们却能指出——他在实现其目标时,已经选择了错误的途径。
夜尿症:如果孩子想反抗父母给他的待遇,他必然会找出他自己的方法,来攻击他们最大的弱点。
当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某一行为(比如夜尿症)时,孩子就有一条很明确的途径可供他们有自己的意志。其目的通常是,吸引别人的注意,使别人听从他。有时,这种习惯是种敌意的表示,是反抗别人的方法之一。他潜在的语言是:“我还没长得象你想象的那么大,我还要被照顾呢。”用这种方式表现自己的孩子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下。通常,他们大多是属于被宠惯后又丧失唯我独尊地位的一群。
情感与生活方式——愤怒、焦虑、悲哀、性爱
不正确的优越感目标和错误的生活方式都是导致(愤怒、焦虑、悲哀)这种异常的因素。他有:只期望别人体贴自己,自己却不体贴别人;缺乏社会兴趣;在勇敢进限的活动中失败等倾向。
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焦虑、愤怒等异常行为的目标和结果。习惯于被母亲伴同、帮助和保护的孩子,焦虑是控制母亲的有效武器。愤怒是控制一个人或一种情境的工具之一。用悲哀来实现其优越感目标的人,只有在不幸的时候,才会快乐。
生理缺陷及其克服
不能配合环境,而且也无法满足环境要求的肉体,通常都会被心灵当做是一种负担。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在心灵发展上比其他人蒙受了更多的阻碍,其心灵也较难影响、指使并命令他们的肉体趋向优越的地位。所以,他们的心灵会变得负担过重,而他们也会变得自我中心而只顾自己。
事实上,身体阻碍是一种能使人向前迈进的刺激。
补偿缺憾之道
只要心灵找出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方法,有缺陷的器官就能成为重大利益的来源。这些缺陷被训练有素的心灵驾驭之后,它们的主人就比正常人更能运用缺陷来将劣势变为优势。
只有决心要对团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于自己身上的儿童,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其缺憾之道。
只有在他们眼前有一个可供奋斗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又比挡在前面的障碍对他们更为重要的时候,他们才会继续奋勇前进。这是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指向何处的问题。如果他们努力地争取某种身外之物,他们自然会训练自己,使自己具有获得它们的能力。
只想避开困难的儿童,必将继续落在他人之后。
困难只是通向成功之路必须克服的关卡。
心灵塑造肉体
孩子如果是胆小的,他的胆小就会表现在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他不关心体格上的成就,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可能达到这种成就。结果,他就不会用有效的方法来锻炼他的肌肉,而且也拒绝接受别人发展肌肉的所有外来刺激。当其他对锻炼自己肌肉有兴趣的孩子在体格健美方面遥遥领先时,他却由于兴趣的缺乏而远远地落后于他人。
有许多肉体的表现只是心灵无法找出补偿其困难的正确方法所造成的结果而已。
自卑与自虐
当我看到她时,我问她将来想做什么事,并给她一种印象,让她觉得我只是对她自己的命运有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她。(接近的方法)
只有在伤害他(管制她的父亲)时,她才尝征服者的滋味。(自虐的动机)
第三章自卑及其超越
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傲慢自大的人——别人老是瞧不起我,我必须表现一下,我是何等人物。
说话时手势表情过多的人——如果我不加以强调的话,我说的东西就显得太没有分量了。
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自卑感。
优越情结与合作精神
要怎样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来追求优越感的人呢?
要认识到: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
设身处地,同情用错误方法来追求优越感的人的挣扎,他们所犯的唯一错误是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一面。
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利他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使别人也能受益。
他们已经丧失了向生活中有用的一面前进的勇气。用自卑情结告诉他们:“在合作中取得成功是没你份的。”他们已经避开了真正的生活问题,而和虚无的阴影作战,以向自己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自卑与自杀
自卑者面临困难时,最彻底的退缩表现就是自杀。在所有的生活问题面前,他已经放弃了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表现为完全无能为力。
自杀必定是一种责备或报复。
死者一定会把他死亡的责任归之于某一个人。仿佛自杀者在说:我是所有人类中最温柔、最仕慈的人,而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第四章对早期的记忆
目标:为了他自己的幸福,也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我们必须和他合作,来寻出他的困难。
回忆:如果他觉得自己面临了问题,他会唤起各种回忆,来帮助他摆出准备应付问题的心境。
早期记忆是生活风格的根源。各种记忆中最富有启发性的,是他开始述说,也能够回忆的最早事件。第一件记忆能表现出个人的基本人生观。
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解释它们,早期记忆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一个小时候经常被带出去炫耀的孩子的记忆,其意义是:“我被带去和别人接触,但是我发现那是很不愉快的。由于这些经验,从此之后,我便讨厌这一类的合作。”因此,可以相像,即使到现在,他仍然不喜欢和人交往。
对于一直以为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受别人帮助的人,我们无法改变他的整个人生观,责备他是毫无用处的。我们也无法用医药或切除分泌腺来使他悔悟。但是,他的最初记忆却使我们较容易向他建议能使他感到兴趣的工作(弟弟的最初记忆,难道是父亲打牌的场景?他现在不出去工作,就开一个老头老太婆打牌的小茶园)。用这种方式,他在分们分工的社会中,也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