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着对象去见了在广东读书的发小——尧。还没见面,我俩就在微信里因为芝麻大点的小事拌起了嘴,针尖对麦芒似的,现在想想真是哭笑不得。
尧还有一年毕业,这学期开始在他导师的推荐下,在当地一所高中当数学实习老师,不连各类补贴,工资4500。没课的时候,他的同学和同事们都走了,他还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卷子和习题。“你不知道啊!每天,办公桌上面的卷子摞起来能把人埋了。这么高,直接看不见我人。”尧伸出双手比划给我看。“高中课业肯定繁重的,你不是选的初中吗?怎么想起来去高中了?”尧说:“其实一份练习抽改个10份或者20份就行。可是你想啊,没有改到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对吧?我本来选的初中,后来想想还是高中更适合我……” 因为他肯吃苦又有责任心,这个学校的领导们对他好评如潮,并希望他留下来发展。他的导师在他刚读研一时,给他介绍了一个一对一家教的工作,一天4小时,日薪550元,包吃包住。这个兼职让他见识到了另一种世面,他说,他遇到了很好的雇主。这户人家很随和,给了他一套房子的钥匙,让他随便住,还给他介绍工作,会带他出国旅游。有次,雇主要给他介绍大学女老师处对象。尧一听“天呐,人家大学女老师,哪儿能看得上我啊,感谢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他跟我说,每天坐一个小时地铁进入富人区的时候,会让他产生一种虚幻感,很不真实。我劝他留下来,可以把叔叔阿姨接过来,机遇和贵人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他摇摇头,一心想回家。
我想起四年前,我劝他用应届生身份考编,他也是这样拧的很,非不肯,当时给我气得要爆炸。后来,疫情袭来,他虽然没有失业,但失去了恋人,他一头扎进考研里,我知道,他吃了很多苦。他怎么熬过来那半年无人知晓,只听他说:考研像在坐牢,很痛苦。我只庆幸,生活没有不辜负努力向上的尧,他终于学习了自己心仪的学科数学专业,认真对待功课,积极参赛,每年都取得国家奖学金。两年前,他跟我说:淮安,我肯定是要回去的,离家越远,才知道家是什么。那种归属感,无可替代。我们认识十大几年,我早该知道劝不动他的,他一直是这样一个有规划、有原则、很能吃苦的人。记不得多少次我迷茫痛苦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把我骂醒。尧,就像个风向标,我的朋友不多,有个这样亦师亦友的朋友,我真的很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