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听到妈妈们抱怨,我家的孩子不听话,不省心。
妈妈们经常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仿佛听不听话是衡量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了。
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它对自己的认知都是从妈妈那里获得的。
妈妈注视着他,他从妈妈眼中看到了自己,妈妈就是他的那面魔镜。
若妈妈的注视一直在,他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
若妈妈这面魔镜偶尔打开,那么在这一刻他会形成一定的自我感,但这种自我感是破碎的,不完整的。
而如果妈妈这面魔镜只有在儿童极力讨好的时候才打开,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过度在意。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能忍受任何的批评,一两句批评的话对我来说都犹如晴天霹雳。
一直惊讶那些可以坦然接受批评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为什么我如此的爱哭,一丁点儿的委屈也受不了。
今天,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
一直以为我问题的根源是我的爷爷,因为在记忆中,我做的事情没有达到爷爷的要求,爷爷总会说我,一说我就哭。
我以为是爷爷对我过高的要求和批评,让我自尊心受挫,变得自卑,所以才对批评敏感。
但今天我找到了新的答案,也许问题的根源是我的母亲。
那段时间,在母亲那里带自己孩子的时候,我的孩子一刻也离不开我,听到母亲说,小时候,她就给我放个玩具,自己玩,哭就哭去吧,一会儿就好了,她干她的,我玩我的或者我哭我的。
现在,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那么爱哭,为什么受不得一丁点儿的委屈。
因为在我小时候,我没有被我的母亲看见,我没有从母亲的眼中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
母亲经常在忙她自己的事情,而只有我哇哇大哭的时候,她才可以看我一下。
我做了某件让她高兴的事情的时候,才可以得到她的关注。
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尽力的去讨好她,也就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听到别人这样夸奖我的时候,我反而认为这是一种批评,因为我本意并不是这样。
当这样的认知深深的刻在脑海中的时候,我记不起当初的缘由,它被我的潜意识隐藏起来,而我却一直被它驱使。
我不知道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却还在延用一个婴儿讨好母亲的方式来和周围的人相处。
逐渐明白这一点的我,开始慢慢的成长。这样的觉知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我如何对待我的孩子。
我也不会责怪母亲,因为她也想做一个好母亲,只是知识受限,有心无力。
况且长大成人的我早已不是那个婴儿,完全有能力做出新的选择。
听话的孩子必定有一个看不见他真正需求的母亲,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也必定有一个爱她的母亲,因为只有足够的爱,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但也要记住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听话,那就做一个冷漠的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