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谓经济学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人们希望追求幸福,而幸福源自于人们的欲望。为了满足人的欲望,我们生产出了满足欲望的手段,即资源。但和人的需求来比,这个欲望非常有限,因此资源的特性之一便是“稀缺”。
稀缺了咋办?要么解决欲望(克制欲望,比如宗教),要么增加资源。资源的增加靠的是生产,但生产出来的资源也总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决定好满足欲望的先后顺序。同时,资源有限,不可能啥都生产,因此生产一样的时候,必须决定放弃另一样,即“生产什么”;此外“如何生产”也是一个问题;同样,生产出来之后,怎么分配?这就是“为谁生产”。以上三个问题合起来,便是著名的“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便是基于资源稀缺和欲望无穷二者矛盾而产生的。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配置资源的学问。
资源配置目的在于效率。经济学里的效率和其他时候理解的效率不太一样,是一种状态,即如果想让某个人变好,那至少要让一个人变糟。如果可以不让任何人变糟就有人变好,那这状态不是最好的,因为还有改进的余地。而资源配置的方式,目前有两种:计划和市场。计划即为少数人说了算,而市场则让每个人参与到资源配置的决策中来。
但这两种方式中,计划经济的弊端非常明显,即部分人的意志其实是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因为人的需求真的是太复杂了。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的失败和无效率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我们国家在“一五计划”时期,以及前苏联。而这二者之间的选择,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最后,作者对于经济学研究范围进行说明,分为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体、厂商等)、宏观经济学(国家、世界)。
整个第一章的内容逻辑很清晰,层层递进,从最基本的“人们如何追求幸福”开始,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娓娓道来,最终以资源配置的两种方法为结束。这种层次递进的逻辑引人入胜,同时引用了大量日常生活的例子,一下子就把让人“望而生畏”的经济学,变成了一门让人觉得非常感兴趣的学问。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表达能力和积累。
第二章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世界
生活中的现象非常繁杂,有些我们老生常谈的话语,早已被我们认为是公理一般的存在,然而实际上可以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①边际考虑
只考虑最后/新增一单位要素所引起的变化,来判断事物整体的性质。同时这种考虑只考虑现在和将来,不考虑过去。一切过去发生了的现在都无力改变,成为了沉没成本,因此只需要对比考虑新增加的收益和坏处,权衡二者即可。
某要素对整体的贡献取决于最后(边际)的那一单位,而非平均/最开始一单位。这里举了农民种地的例子。固定的一亩地,随着人数量越来越多,能生产出的粮食数量增加的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增加,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但是每个人对于产量的贡献,并不是总产量的平均,而是最后一个人导致的产量的增加量,也就是边际产量。
至于为啥这么考虑,书中给出了两个理由。其一,产量并不全是农民的贡献,土地也是有贡献的(没有地哪能种粮食呢);第二,最后一个人的产量(边际产量)是因为他最后一个来,如果跟其他人交换来的先后顺序,那他肯定不会生产这么点。另外提及了我们日常的剥削,指的就是实际获得的收益都不到边际产量。
②效用
每个人买东西,都是因为这个东西有用。商品能满足人主观愿望的这样一个特性,即为效用。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效用,同时尽可能得到最大效用。
书里举了粮食的例子。假设一个人有五袋粮食,从第一袋满足人最最基本的“吃”的效用,到最后一袋用来喂鹦鹉,效用在逐步减少,即“边际效用递减”。而这几袋粮食的价值,取决于最后一袋,即效用最小的那一袋。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物以稀为贵”了(稀有的物品边际效用高,价格也高)。
③机会成本
每个人做事都为了获取一定利益,这里的利益都是相对于成本而言的。但我们一般说的成本都是会计成本,即账面上实际发生过的。而经济学里提及的是机会成本,即做一件事导致的放弃的其他事情中得到的最大利益。这个利益并没有实际发生。
对应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也不一样。会计利润是毛利润-会计成本,而经济利润是全部收益-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这两者的差异导致了一个观念差异,即一般人认为干什么都是可以挣钱的,但经济学家认为同一时期只有一种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可以赚钱。例如书中举的例子,一个原本年收入10万的,改去开饭馆,会计成本99万,最后挣了100万。看似挣了1万,但实际上,因为他放弃了获取那上班的10万,因此实际上他至少亏了9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去解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你在免费享用午餐的时候,也对应放弃了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的其他事情,即有机会成本)。
④均衡考虑
上面提到了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一件事情,随着我们做得越多,其好的地方也会减少,直到变成不好的事(物极必反)。照此推断,一定有一个点上,做事情的好处和坏处相等,达到一个均衡。
我们把这里的好处叫边际收益,坏处叫边际成本,而均衡就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时候。这一点上告诉我们,为达到各方面满意,必须对自己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也不可太执拗自私。
以上四个观念,其实都是以边际效应为主展开的,记住了边际递减这么个规律,后面的效用、均衡考虑都可以顺利理解。此外就是机会成本这么一个看似崭新的概念。整理一下发现还是挺容易理解的。
第三章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凡是关于理论的研究,必定有假设。假设是非常理想化,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例如科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而假设也必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成立,不存在那种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假设。
经济学也有若干假设,其中最为基本的有两个:
①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包括自然人、家庭、厂商、政府,都在有限的资源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这是人的动物本性中的趋利避害所致。有些人会“利他”,似乎和这一观点相悖,但“利他”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做了坏事之后心安等)。
不过,这种利己一定是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的,否则这种行为不能持续,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而与此同时,在每个人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实现他人甚至是公众的利益(亚当·斯密)。因此,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实际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并不。这一切都出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希望自己变好,但迫于压力,也必须让别人变好。
关于义利的问题,书中也作出一番解释。所有的义都是在某个特定角度观察得出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所有的义都可以解释成利,比如忠利君,孝利亲(墨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经济学家看来,人人都是小人。
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
这一点书中没有详细的解释,不过我个人理解和第一点差不多。每个人都足够理性,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因为人们之间的情感导致做出有悖于理论的操作。
第四章 供给和需求
①供给
上一章提到了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学中,经济利益最重要,而价格是经济利益因素中最重要的。可以说,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核心和主角(作者观点)。
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人们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分工无疑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让每个人都扬长避短,生产出更多资源。分工后,人们对其他人生产的资源也有所需要,交换也呼之欲出。但人们以何种方式、比例进行资源的交换呢?这就牵扯出了价格的本质,即什么决定价格。
一开始的思路是这样的:既然两种东西可以交换,那背后一定有什么共同点,让二者可以实现互通。由于这些生产都从劳动开始,经济学家便认为劳动决定价值。而这一想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现实生活里,只要付出劳动,就可以生产出东西,那对于交换的物品,只要二者包含的劳动量基本对等即可。
但是后来遇到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生产中牵扯的要素不再单单是劳动,而且甚至有时候劳动都不是主要的因素,理论就此不再成立。例如,一瓶葡萄酒在窖藏若干年后,其价值变高,而多出来的这一部分价值,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一问题人称“李嘉图的葡萄酒”。后来,马尔萨斯、萨伊相继补充,资本、土地等和劳动共同决定价值。仅仅劳动决定价值的时代不再,我们需要综合衡量多方面因素。
②需求
上面所述的价值理论中,所考虑的因素(劳动、资本、土地等)都是生产方的,并未考虑到需求者,甚至可以理解成需求者不起作用。这也是不对的。应该额外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包含劳动多的,并不一定价值更大。辛苦下海的渔民只打到一条鱼,和无所事事却意外抓到一条主动投网的鱼,劳动量完全不对等,但却得到了相同价值的商品;其二,即便劳动等要素基本对等,也会出现价值不一样的时候,例如同样的雨伞(假设雨伞只是雨天用),雨天和晴天价格是不一样的。由此看来,决定价值的,不完全是客观的因素,也和人的主观意愿有关,即效用(物品对人主观上有用程度)。
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偏好等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这就是“需求定律”。
③边际效用理论
商品的价值,不由总效用决定,而是边际效用决定,与客观因素无关(劳动等)。
例如“水和钻石之谜”,水的数量很多,但由于数量多,随着单位数量增加,效用越来越低,边际效用也在降低,因此价值便宜。而钻石数量稀少,边际效用高,价值也高。
④价格均衡
供给和需求给人带来一个困惑:到底是客观因素(劳动、资本等),还是主观因素(效用)决定价值?
马歇尔提出,价值是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即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这里的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函数。
价格过高,供大于求,商品积压,供货商降低价格,需求量增加同时供给量降低;价格过低,供不应求,商品紧张,供货商提高价格,需求量减少同时供给量增加。而最终供需双方在理想情况下会让需求量和供给量达到平衡,此时的价格,叫均衡价格。一般说的价格高低,就是和均衡价格进行对比的。
(该部分尚未读完……)
第五章 消费者
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两个假设下进行:收入有限、资源有限,这样才会考虑如何实现配置最优化
作为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获取效用,而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在同一样东西上不断花钱,效用逐渐降低直到为0,这个时候在这件东西上获得了最大效用,应该转去消费别的东西了。
但是能消费到边际效用为0只是理想状态(钱无限),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在每一样东西上消费所花的最后一块钱,得到的效用都一样。因此,作为消费者,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对比不同东西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并不断调整,使得投在不同东西上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都相等。
以上规律也告诉我们,不必考虑之前在东西上所花的钱(沉没成本),直接考虑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即可。
①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的最佳选择结果,即消费者满意,暂时不想做出改变的一种选择。
货币的边际效用=商品价格/商品边际效用
为了让消费者实现均衡,需要让每一分钱的效用相等,也就是商品价格/商品边际效用为常量。另外,花钱可以看做成本,而商品带来的效用可以看做收益,收益理应大于成本,否则不如不花钱。因此,花在每一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的效用应该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这样才不亏本,也就是消费者均衡状态。
②边际分析方法
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边际坏处/损失,继续增加该行为,否则减少该行为,直到边际好处=边际坏处/损失
(效用无单位一段需要再重新看看,举例的,没太看明白)
水和钻石之谜:
目的在于让花在水和钻石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一致,因此得赋予高效用的钻石高价格,低效用的水低价格
第六章 厂商
边际产量
保持所有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单独增加某一要素一个单位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总产量的特点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即随着单一要素增加越来越多,总产量的增加量越来越少,直至为0
产量原则
前提假设:厂商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资金一定(资源稀缺)
厂商理应让花在每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元钱所产生的边际产量相等
利润
会计利润:厂商总收益(毛收入)-会计成本(实际发生过的)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会计成本、企业自有资金(利息)、企业所有者自有时间的机会成本
亏损
获取利润的顺序是: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息)、地主(地租)、企业家(正常利润),因此对应出现亏损的时候,需要反向放弃利润
固定成本:和产量无关的成本,是一个固定值,但是随着产量的提高,每单位生产资料包含的固定成本的量在减小
可变成本:和产量直接关联的成本(劳动力)
总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而产量的增加需要增加可变成本,新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即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递增)
总可变成本/总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只要产品价格>平均可变成本,就不应该停产,否则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成为损失
短期长期
短期:至少一种生产投入要素规模来不及调整,存在不变投入、固定成本
长期:没有固定要素、固定成本,所有要素及成本可变
利润最大化条件
短期:边际考虑,先生产一个看看再说,对比边际好处(厂商新增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毛收入)/边际坏处(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必须支付成本,但和固定成本无关)
以上可以用导数的思维去看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