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为何适用于儿童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为后现代心理治疗之一支,认为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本身问题的专家。儿童也是人,更有其独特之表达方式,儿童自己有能力、有意愿尝试从错误中学习因应问题之能力。儿童在生活中也有“正向成功经验”,他们较成人具有隐喻及创造力,更适合运用“假设性架构”。
问题的“例外”(exception)
“例外”是指在某段时间中出现与平时不同的状况,例如最忧郁的人在意志消沉的痛苦中,也会经历到一些舒缓时刻,这段缓和的时间即是“例外”。因此,要详加追究这些“小例外”的细节——何时、何处、如何发生,以及什么人在场,甚至其他种种详情——受到“例外”刺激的当事人,可以扩大这个短暂的问题解决片刻,让“例外”更扩大、范围更广泛。
根据问题与解决是社会性建构与协商的这种信念,SFBT强调,问题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entity,而是可改变、可协商的事项item,并且是依据社会脉络而来的。因此,很容易看出,一些孩子只在学校展现问题行为,而不是在家里;另一些孩子不愉快的人际经历,只是在朋友之间,与大人无关;当然还有些孩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出现问题。
话说回来,即使最棘手的困扰都会有“例外”(也就是说,在某段时间内,应该发生的问题却没有发生),我们不得不相信,问题与解决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如果“问题”是依脉络而定,那么“解决”也应该是由脉络而定。……所谓的“焦点解决”是把焦点放在“解决”上,然后带出解决问题的潜能。
问题-解决的假设与程序
传统的“问题—解决”取向由评估问题开始,确认造成问题的原因。这项假设认定“问题”与“问题的原因”之间有直接关系。因此“问题—解决”包含发现原因、修正原因。但对于非简单、机械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无法找到直接的因果关系,整个情况就会被认为是神秘事件,不知该如何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种“问题—解决”做法时,即使问题很简单,仍然会碰到困难。举例来说,上学迟到是个小问题,但其中却涉及许多因素。探讨孩子为什么会迟到,可以分析罗列出一箩筐理由。举例而言,小明会迟到的理由有很多,小至母亲的电子钟没电、大至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或小明一向懒散、与同学相处不来,甚至和母亲一样,做什么事都担心失败。除此之外,小明可能只是上学迟到,做其他事,例如看电影、上教堂、参加足球练习,都很准时。
问题也许更复杂,例如小明智商很高,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可能需要更多的解决办法。在一般的治疗程序中,第一步可能是针对问题做长期的调查,了解症状出现之前的详细历史,包括家族史中任何的类似问题,以及更详细的症状描述。第二步则是推测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的起源,以及为何会造成长期的影响。许多专业的治疗训练都大力强调这两个步骤。只有完成这两个步骤之后,才能进行第三步,找出适当的解决之道。然后才是第四步:对当事人的问题提出专业的解决方案。
跳脱“思考黑盒子”
SFBT采取“解决—建构”(solution - building)方法。有些人称其为“退后一步带领”(leading from one-step behind)。SFBT一开始先评估可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呈现当事人期待与渴望的解决方案。在此阶段,治疗时可以学习许多关于当事人的才能与技巧,以及每个人如何发展自己。治疗师由此了解如何运用当事人的能力。接下来,治疗时开始协助当事人重复过去与现在的成功经验,一直到满意为止。由于整个焦点是放在提升并增进现有的资源上,既不偏重当事人,也不偏重环境因素,目标是以达成当事人的愿望为考量。
未知的立场
SFBT的立场,是把当事人视为专家,因为当事人特别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及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治疗师愿意向当事人学习。而与其他种族的家庭一起合作时,这种态度所产生的效果更加凸显。此种意愿是以提问来表达,我们会请教当事人可能的解决观点,以及进行的程序。
我们相信,SFBT与孩子非常契合,孩子思考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与SFBT的假设与程序有相似之处。例如,很少有孩子想知道造成问题的原因。他们通常不会用推论的方式思考,解释问题的成因;而是尝试许多方法,并试图在错误中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与SFBT类似:以引导的方式找出哪些方法有效或无效。
孩子是自然的当事人
在我们的专业生涯中,从未发生过这种现象:一名孩子打电话来说“医师你好,我有行为上的问题,需要你的协助。”有时孩子可能以间接方式向老师、父母等求助,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寻求直接帮助。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成人定义的,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也是有父母、老师、医师……共同决定的。
基本上,孩子无法操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无论生活环境的任何改变,或改变是大是小。只有大人能够决定他们要跟谁住、何时要去、住在哪里……换句话说,那是因为孩子们相信做决定的大人深深关心着他们。然而同时,孩子却不易完全了解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