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非要等到发生时才有感觉。很多人的改变,都出现在大病以后,为什么?!
今天,我因为食物中毒,一个晚上没睡,现在躺在床上,极度悔恨当初为什么那么“贪”,把自己吃伤了。为了提醒自己,决定写一篇文章来警醒自己,希望能仔细品味一下这个改变点。那我躺下床上想了些什么呢?
吃健康的:好吃的东西都不太健康,在抗拒诱惑这条反人性の道路上,我们只能靠修炼自身的毅力来战斗。煎炸油焖,哪一个不是让味道深深地融入在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外加商家绞尽心机地吸引我们,没对这样两面受敌,内忧外患的状态,我常常会想“管他呢,开心就好”。结果现在就躺在床上,悔恨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少吃点:都说胖的人是贪念太强,我一开始是不愿意承认的。因为我觉得我开心就好,但仔细回味一下为什么一直想吃的原因,的确有种贪的感觉在作怪。不忍放弃好吃的,拼命地吃,好像从来没吃过的感觉,很多人很喜欢跟我一起吃饭,因为我吃饭的状态让他们感觉东西好好吃。现在我回忆一下这样的状态,其实也具有拓展性。我观察自己购物的状态,阅读の状态,都经常也会流露出如饥似渴地感觉。这样的节奏,处理不好,也会出现问题。
万一我死了怎么办:一生病,我就会想说万一得的不治之症怎么办?阳哥是不是就要孤独终老了!蛋宝就没人照顾了!家里的爸妈怎么办!还有很多梦想清单等着我clear呢!啊啊啊啊…我不甘心啊!所以我要在生病时候积攒我之后康复后的爆发力,赶紧刷新一下自己的梦想清单,将自己的行动力升级!
以自己为核心:说真的,很少人能够说我要怎样就怎样。个人主义在我的价值观体系是被强烈抨击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这样的思维种子一度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恶人。但此时此刻,我觉得我应该要把自己照顾好,这样我才能有能力照顾好家人;我得自己先行动起来做事,才能影响到别人。喊口号是没有用の,最佳的事例就是阳哥被我影响看书的习惯。以前说再多我没有软用,当我放弃那个执念,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时,但他反而开始看书了。一个人越了解自己,越能和自己链接,那他的幸福指数肯定也会很高。
拥抱健康,珍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