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雯妈妈:潘静荣
(女儿的学校,十年校庆,邀请家长投稿,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于是,便写了这篇埋在心里很久的文章……)
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女儿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这些都是她儿时的故事,是女儿“启发”了我,让我踏上了自我教育的道路,陪伴她成长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但是我选择跟她一起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放弃控制】
家长眼中的我是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善良有爱,公平负责。在这样的光环之下,我不仅严于律己,对孩子自然也不放松,我并不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妈妈,而不是老师。并未察觉自己就是一个标准的控制型妈妈,最擅长的就是:“我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
女儿从小非常懂事,逢人都夸,“哇!你看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沾沾自喜。
一次偶然,看到一篇家庭教育的文章,标题是《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让我开始留心观察孩子……
有一次,女儿在写作业,她想上厕所,然后就说:“妈妈,我上个厕所啊!”“好的”……后来我发现她每次上厕所都会叫我,“妈妈,我上个厕所啊?“妈妈,我上个厕所啊!”……那天,我温柔而坚定地跟孩子说:“上厕所是你自己的事,不需要跟妈妈说,可以自己去!后来渐渐觉察到是自己无形的控制,导致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征求妈妈的意见。我恍然大悟,难道我要培养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吗?原来她乖巧懂事的背后是被控制教育的结果。从那以后我就经常鼓励孩子说,只要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都可以做主,比如想吃什么,吃多吃少都由自己决定。想做什么,保护好自己,都可以做!我突然的转变,孩子有些不适应,她每次都会试探我,因为她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中,她变得独立、自主、自信!自学烘培点心,周末偶尔还会做个爱心早餐,为了避免炒菜被油烫,自己买个烫伤膏备用。独立、自信的培养不是说出来的,是孩子通过一件一件事情做出来的!
【荣誉&兴趣】
一次开家长会,孩子的书写获了范文,在全班表彰,面对大家眼羡的目光,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我知道这个“荣誉”的背后,孩子遭遇了什么?为了严格要求,达到标准,只要一个写不好,撕掉要求全部重新写,一次又一次的逼迫,终于获得了“荣誉”。孩子得知后,脸上的喜悦之情,一掠而过。她并没有为此感到骄傲!我开始反思,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满足作为家长的那份虚荣心吗?还是更应该关心尊重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成长?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为孩子种下了一颗种子“学习是痛苦的,过程收获无所谓,只要结果。”
【成绩&成长】
受周围家长的影响,四年级时一下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语数英三门一下把孩子压垮了,那次孩子哭着,一口气说了半个小时,表明她不想去上补习班的原因,一下把我震撼了!她说得句句在理,她更希望把学校的课程学好,而不是不断拔高给她增加负担,她感觉很累!我果断地取消了所有的课程,并对孩子说:“如果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告诉妈妈。”回头想想,之所以这样做,更多是家长的自我安慰罢了,有时也是推脱责任的方式,也许会对孩子说:“我给你提供了那么多机会,还学不好只能怪你自己了,我的责任已完成!但是我们忘了问问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也可能我们会认为,孩子的想法无关紧要!到底是成绩重要,还是成长重要?如果眼里只有成绩,孩子注定会令你失望。多看看孩子,她的身上一定有让你引以为傲的闪光点!
从那之后,我开始学会诚恳地跟孩子进行谈话,孩子坦白地对我说:她不喜欢我的教育方式,后来我也坦诚的告诉女儿,说:妈妈的情绪有时不稳定,跟你道歉,但是妈妈会努力学习,改变。后来,我开始参加了家庭教育的学习。
【青春期的女孩】
通过不断学习,我跟孩子的亲子关系相处愉快。当然也避免不了不断更新的挑战,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善变,情绪的不稳定,我可以坦然接纳,因为我明白,青春期孩子只是想试试自己的力量,但内心依然是孩子,依然需要成人的关爱与支持!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尊重,学会允许!我现在每天都会读书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我相信“身教”比“言传”更有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与其要求孩子努力、努力,可是努力是什么样子?你做给孩子看过吗?要求孩子专注、专注,专注又是什么样子呢?
【重新学习做老师】
曾经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教学能力很强。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你如何说,如何做都不重要,更重要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这样说:“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老师如此、家长也如此!
【走进“小翠”】
初中,孩子能走进“小翠”是幸运的,新生家长会上,校长的理念分享很让人感动!关键在于学校一直在真正努力地践行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从孩子入校后的点滴变化就能感受到,老师们总是变着法的去鼓励孩子成长,孩子每天都会乐于跟我分享她在学校的点滴“我们班主任楚老师可善良了,我作业忘带了,她说让老人跑一趟太辛苦了”我们历史刘老师上课特别幽默“我们楚老师可爱学习了,每天都在看书”“我们英语朱老师,有时很严厉,但是很风趣”“我们楚老师可牛了,我们说什么她都能搭上话”“楚老师,特别会关心人”“我们班同学都挺不错,都很友好善良”“她们一下课就都围过来找我”……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说着,而我总是微笑地听着!为孩子高兴,孩子走进“小翠”,因为她总是能发现美好的东西!
最后,想说感谢。感谢女儿,允许妈妈在试错中成长!
2020.5.27.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