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选自《在脑袋一侧猛敲一下》
如果一个人只需要表明一种想法,他通常会提出“有把握的想法”,而不会去试一试提出不那么容易被采纳的意见。这种状况无法为创造性想法的产生提供理想的环境。我告诉他们提高创造力的一种途径是
寻找第二种正确答案。
第二种正确答案,尽管它可能不合常理或离奇古怪,却经常恰恰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找到第二种正确答案的一个技巧是,改变你思考问题时的提问方式。例如,有多少次你听到有人问“答案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或“结果是什么”。这些人都在寻找一种答案、一种意义、一种结果,而那就是他们得到的全部——只有一种。如果你训练自己去提出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如“有哪些答案”、“有哪些意义”、“有哪些结果”,你会发现人们就能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并提出一种以上的想法。这一点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LinusPauling)所说的那样:
获得一个好想法的最佳方法是拥有很多个想法。
你可能不会用到所有这些想法,但在你大量的想法中,肯定有一些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职业摄影师在拍摄重大题材的时候总是拍很多张照片的原因,他们可能会拍20张、60张,甚至100张。他们变换曝光时间、照明设备、滤色镜等等,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拍摄的所有照片中,只有几张能够捕捉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为了得到一些好的想法,你必须想出很多种来。
【I用自己的话重述拆页内容】
在只需表明唯一一种想法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提出“他们所认为的具有较大把握的并且更容易让他人接受的想法,”而不是提出不容易让人接受的建议。这种表达方式没办法提供有创造性的理想价值。为了提高创造性价值,拆页给读者提出了一种方法。
寻找另外一种正确的答案。
另外一种正确的答案,它有时候虽然会颠覆我们以往固有的认知、甚至看起来离经叛道,但它却常常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条件。
拆页给出的寻找另外一种答案的方法是,改变你思考问题时的提问的句式。例如: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果怎么样?这种为问题常常会启发人民去寻找“某一种答案“、“某一种意义”、“某一种结果”,它门得到的全部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倘若我们经常刻意训练自己提出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例如:这个问题有几个答案?有多少种意义?会得到哪些结果,我们就会思考得更全面,提出更有创造性的答案。
【A1以往经验】
以前很多时候别人只需要我表明一种想法的时候,我往往会表明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比较容易得到他人认可的答案。
例如:以前有个留长头发的朋友要我给她意见,她到底是留长头发好还是剪短头发好,因为那段时间我正好把我好几年的长发给剪成了短发,而且她也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剪短发,所以我就跟她说:剪短发好,你看我现在剪短了是不是比以前留长的好看,我相信你留短发也一定和我一样好看。
后来这位朋友还是觉得要一下子将及腰的长发,咔嚓掉成短发有点不忍心而且又担心她的脸型剪了不好看,但她又想尝试一下短发的轻快。所以就将头发剪成了中长发,既轻快又不会太短长度刚刚好,又可以修饰她的脸型别提多好看了。
因为这位同学本身的问题就设置了我的想法,只能从长短发中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所以我就会给出一种我认为比较好的答案,而去忽略掉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
【A2 以后怎么用】
以后有人向我提问题,问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想要得到某种单一的答案的时候,我可以先跳出对方向我提问的问题的设限,将他的问题提问方式改为这个问题有哪些答案?有哪些意思?哪些答案?这样我想问题就能更全面。
例如:以后我到类似A1的场景,我可以将朋友的问题改为:她剪哪些发型好看?这样我思考问题就会更全面,也比较容易提出有创造性的答案,而不是只被设定在某种固有的思维中。
我可以思考她的脸型适合什么样的发型、是不是除了短发以外还有其它的发型适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