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中国文化里用十二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对应12年。一年有12个月,“日月”相会12次。每个月的“节”“气”历法都有标记,共24节气。节气体现地球绕太阳转的循环规律。气温变化为显著特征,随着气温变化,万物荣枯不息。
若没有太阳的能量来源,地球上将会一片死寂。太阳系众多星球飞速循环周转,被太阳吸引,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根本就没有原因,自然而然。绕太阳转的“金,木,水,火,土及海王星,冥王星”连同地球按照相对固定的组合结构,奔腾不息,却又循环往复,只要成为了“星球”,那么它必定也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即12时辰,24小时。如果将“年”压缩,“年”和“日”是否本质上趋同呢?这是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
年,经历12个月后又回归,所谓春去春又归,如此“年”是完整的,圆满。每一年,都有生长荣衰败死,所以每一年都充满希望,因为每年都经历生机勃勃的春天。每一年都不可虚度,否则有违天道。也负了韶华。
每一天呢?12个时辰一周。同样圆满,完整。一天当有一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寅,卯,辰”时,本质上也就是“年”的“春天”。人生同样有四季,莫负青春,莫误时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生处在什么阶段,当顺时就势而为。
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四季”其终始点,都是一样的吗?并非如此。明白了自己的春天和别人不同那么人生就不会去和别人盲目攀比了。菊花怎么能笑桃树在秋天光秃秃的呢?桃花正艳时,当莫欺菊花默默无语。
那么如何认识并把握自己的“人生四季”呢?应学习“子平哲学”。(后续谦谦阳光会将“子平命运命理哲学”编辑出版)认识命运,认识自己,当学习“子平哲学”。学校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实在是个很大的缺陷,命运明明和每个人在一起,我们却熟视无睹,不正视也不加研究。天天教育学生,乃至成年人立志,却不知谁来立志,因为根本就不认识自己。有点认识也仅仅停留在生物学,生理学阶段,对于命运,命理,精神等更重要的方面却几乎没有研究。
命,显然有天命,如果没有,那么几千年来所有的皇帝都试图倾一国之力设法“长生不老”,也就是不死,实际上呢?都死了,有很多死得还很早。这足以说明,人类生命的来去,从根本上讲,人类控制不了。当然治病,养生等措施也会有效果,但谁也不会否认人的寿限却是既定的。
把话题拉回来。实际上没有跑题,年,日,的认识在子平哲学里非常重要。如果有读者朋友能“识破”年,日的本质,那么人生境界已大不同。年,12月一回归,问题是在“数理”上,最大数是“十”,十再往前走,是一还是“十一”?这里有个思维问题,本质上是观念问题。十,无论如何往前走,最终必然回到“1”。时空不是一元线性的,而是多元趋“圆”的。这个圆用“360”度表示,这是绝对数。也是“绝处”。
生命哪里来的?“绝出逢生”而来。为什么说时空不是单元线性的呢?大家想想,如果是单元线性的,那么怎么会“春去春又回”呢?如果是一条直线,那么为什么天天都有太阳升起呢?就假设一条直线,我们沿着一路走下去,不偏不倚,最终是否回到出发点呢?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会回到出发点。
十个月的孕育,对于人类生命这个“精灵”,就足够了,十月怀胎,人已定形,并出生。所以“十数”为理,为道。并起决定作用。阳为形,阴为理,这个世界看不见的“道理”在决定一切。为什么又有12个月呢?这是由于地球“偏心”造成的。地球与太阳直射的角度“不正”。若是绝对正,就不会有众生生死轮回,也无所谓“爱恨情仇”了,那样岂非少了许多乐趣?
我们“过年”,就是过了12个月,但我们内心当明白是“十”在起作用,“合适”就是“合十”,十全十美,多么圆满啊!都说“辞旧迎新”,是啊,新的一年又来了,春节多么令人喜悦,生命又将“更新”一次,心中是不是欣欣向荣了呢?祈愿大的新年进步,更新不止!圆满,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