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发微信。
“女儿,这两天忙吗?”
“哈哈正常。”
“晚上有上班吗?”
“有。”
“上班要早点回来。”
“是的,下班直接回家。你最近好吗?上班忙吗?”
“好的。”
“你上班怎么回家?不要太迟。让爸爸去接。”
其实,从谈恋爱开始,我就很少让他来接——除非他主动要求......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女儿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你一般几点下班?”
“饭吃好不好?平时自己烧还是去食堂?”
“肉有没有吃?不要省那么一点。水果也要多吃。”
“你最近忙什么?要运动,也不要一直坐着。身体重要。眼睛看累了要休息。不要太累。”
“你早上几点起来?晚上几点睡觉?早点睡。不要太迟。”
“身体重要。尤其你这个年纪,一定要自律。照顾好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了也需要照顾。”
“最近写作怎样?”
我疑惑女儿怎么一反常态。平时都是我问她。问一句,答一句。今天怎么一直问我?该不会是模仿我的话以此来表明她对我平时话语的反感吧?但这想法一闪而过......应该不会,她的话很真诚,她能这么问我实际上我很高兴。
“你要跟随自己内心,爱自己。坚强快乐。但也不要勉强别人,不要别人都懂你。爱自己,相信自己。”
——这话也好似我平时从某些“鸡汤文”抄下来给女儿的。但来不及细想,女儿能这么说,从外到内“关照”,我实在很感动。
发了两颗旋转的心给她。心与心之间写着“谢谢”。
躺在躺椅上休息。泪水不知不觉涌上,溢满双眶——任由泪水在脸上肆虐,心里却充满甜蜜的滋味。
过两天,又发微信:
“女儿,现在忙吗?”
两三个小时后,她回过来了:
“咋啦?”
“没咋啊,聊聊。想问你这两天怎样?”
"啊哈哈。困了,以后再关心你啊。我上班累了。你要好好休息,好好吃饭......我们有空聊,乖。"
不知一股什么滋味涌上心头。
关了微信。
自己理自己。
走在乡间小路上,想到女儿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她不喜欢我平时问东问西,也是较诙谐有趣。她曾直接跟我說:“妈妈,你问的问题太啰嗦了。我不喜欢。我自己知道的。”“妈,我已经二十一岁了,不是两岁。”
看来我自己也要反省反省。
孩子和我们,终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一天我们老了,也不希望过多地影响、干扰孩子,还能够过一个独立、有尊严的老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世界和事情。
但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偶尔想起女儿曾经的”婆婆妈妈“”嘘寒问暖“,心里还是会有止不住的暖意流出。
呵,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