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1年秋天,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因为生下来头顶有凹陷,而他的母亲又曾经在尼丘山祈祷,于是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三年后,他的父亲去世,母亲不容于父亲的正妻而被驱逐,他只得跟随母亲和庶兄离开,过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直至今日,儒家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
作为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满腹抱负的孔子周游列国,也没能得到诸侯的重用。然而,他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在世期间造就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其中,最为有名气的,当属《论语》中出场较多的十大弟子。事实上,孔子本人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孔门弟子宣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学说。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倡导“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他从孔门十弟子的独特视角切入,写成这本《孔门十弟子》,以人物为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娓娓道来,使读者可以更为完整地认识《论语》和孔子。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出这一批杰出弟子的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
一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言论大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诸如“一以贯之、执两用中、多而见识、择善而从、无征不信、观过其党、欲速不达”等,都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意味。
我们今天都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办私学的人,且门下多为贫民弟子。他将文化从官府带到民间。那么,他最开始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谈到他的教育宗旨。
《里仁》载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求道,求学应该以学道为最高目标。“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孔子之道内容丰富,其核心就是他毕生宣传的周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
《雍也》中孔子称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道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在于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孔子要求学生要时刻把道当做人生目标,将求道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让物质的欲望淹没了人生的崇高宗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办学的根本宗旨是“传道”“育人”,“传道”在先,“育人”在后,他是为重建礼制秩序而培养人才,讲学授徒是他救世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传道为旨归,这是孔子教育方法论的根本点。
那么,作为孔子的弟子,如何学道?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要求弟子在践行孝、悌、谨、信、仁等伦理品质的前提之下,才去从事文献学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
孔子处在一个传统礼乐价值崩溃的时代,各种新思想学说潜滋暗长。孔子告诉弟子,在坚持正道的同时,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异端邪说,保证道的纯洁性。为了防止乱言惑道,孔子主张以严刑禁止异端邪说。
二
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传授了很多思想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以贯之”和“中庸”。
在《八佾》和《卫灵公》篇中孔子两次强调自己的道以一经贯之。“一”即“忠恕”。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之道。“仁”是孔子道德修养学说的核心,即尽己,也就是“忠”;将内在的仁心发为外王的事业,推己及人,即是“恕”。这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体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级也是人们最缺少的一种思想方法。中是不偏不倚,庸是平平常常,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不偏不倚的中道方法。在孔门七十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回掌握了中庸方法。
具体而言,在孔子的课堂上,弟子们大概可以学到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个是“礼”。孔子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讲学授徒的根本目的是为重建礼制秩序而培养人才。在孔子长达四十年的执教生涯中,礼仪、礼义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个是“诗乐”。孔子把诗乐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诗三百》是孔子进行伦理教育的“教材”。先秦的“乐”不仅仅指音乐,还包括诗和舞。孔子是当时的大音乐家,《论语》中收录了不少谈论音乐的精彩语录。
第三个,就是各种实用的知识。《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说,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三
那么,孔子是如何给他的学生上课的呢?遍翻《论语》和其他典籍记录,大概可以推测出,孔子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1.课堂教育与日常随机教育结合。孔子办学具有私塾性质,他的家就是学校,师徒朝夕相处,言传身教。
2.孔门七十子有不同的理论兴趣,孔子针对弟子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如,与颜回讨论仁义道德,与曾参讨论孝道,与仲弓讨论礼乐刑政。
3.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弟子提出来,孔子会针对弟子的性格特点给出不同的回答。
4.闲居侍坐。侍坐是先秦时代陪同长者闲居之礼,弟子陪同孔子闲坐聊天,师徒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学术。
5.游历列国。孔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一直有弟子追随其后。在从游经历中,孔子师徒培养了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七十子也从中得到了政治和人生历练。
6.人物评价。孔子继承了春秋以来人物品评的传统,将其贯彻到教育活动中,以评论人物的方式来标举某种思想立场、情感态度和学术观点。比如和弟子讨论伯夷叔齐管仲等人。
除此之外,《论语》中还谈到了不少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孔子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对不同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得他们皆有所获。
此外,孔子提倡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在真理面前要保持独立的精神,不必盲目从师。《为政》中记载: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可见,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认为学习必须具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能不懂装懂。
孔子还非常重视学思并重,知行结合。《为政》中记载,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求弟子将所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孔子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仍然不过时。
穿越重重历史迷雾,回到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如若我们能亲闻孔子的教导,必定会发现,原来他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恰恰相反,他有血有肉,有执着有追求,既幽默又重情,不止是一位胸怀天下的哲人,更是一位难得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