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到的三点知识:(远远不止三个)
详细信息见另外图片
从中受到了三点启发:
1.深刻体会拆解、复制的威力
光是整理成思维导图就用去了好多个小时,熬夜加早起。听一遍课程,只是大概知道课程的内容,并不是足够的条理化和清晰化。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边总结,一边思考,虽然耗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足够值得。通过梳理,摸清楚了课程的骨架,再丰富各级分支,这是一个由打碎到重组的过程。由一叶障目,到俯瞰泰山。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
2.步骤、细节和关键点的区分
步骤:从事件的流程上可以将任何事项拆分为步骤,各个步骤组合到一起基本就是整个事件。这也是一种拆解再组合的能力。只看整个事件很可能有巨大压力并且无从下手,分解成步骤不但清晰而且减压。
细节:细节就是真是存在但是大家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部分。比如,请来的嘉宾发言还能有问题吗?这是顺直觉的反应。然而不一定,发言还受制于很多条件,只不过这些隐含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我们默认满足了。
关键点:类似于攀岩时候的抓手。活动的负责人负责所有步骤和细节?不可能的。他只负责关键的人和事就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关键点,环环相扣,就能极大减少出问题的风险。
3.复盘的类型和注意事项
以前没有复盘,好不容易有复盘了,顶多是从头到尾过一遍,有的仅仅是流程复盘。哪里区分什么能力、成本、资源、个人。胡子眉毛一把抓,弄得乱糟糟。原来是自己使用的问题,导致觉得复盘太复杂。
感慨一句,人不学不知道。
接下来我的行动是:
1.实际运用
用在本训练营学到的知识验证本训练营和参加的其他社群,争取第一时间,学以致用。嗯,趁热打铁很重要。
2.强化练习
继续运用拆解的方式和其他思维模型。漫无目的的努力,终究敌不过走心的刻意练习。10000小时理论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从零开始计算。平时对于思维模型的演练就是在积累通识版的知识,遇到新问题能急速迁移。
3.套用复盘。
讲到复盘的时候我很开心,终于知道自己以前复盘用不好的原因了。课程进行到现在,这些知识够我吸收一段时间了。健胃消食片,了解一下~
几个小时的心血啊
吾黄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