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总有家长微信我,和我交流如何监管暑假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我也看到朋友圈里我加的几个学生里也偶有晒自己打游戏的内容;再就是家长交流对孩子追星的不理解与困惑,我觉得追星也是离不开手机的问题。
放了暑假,且暑假已过半,想必有些孩子真的是手机不离手,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吧。再就是孩子放暑假,咱们有些家长天天忙着上班,没有办法做到有效监管孩子玩手机,也是更为苦恼的。在家里看到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还可以及时干预、提醒或制止。不在家的家长就鞭长莫及了。
关于手机,一旦孩子拥有了他就一定会充分利用起来,学习也罢、聊天也罢、游戏也可……久而久之,手机就可以成为他最好的玩伴,吃饭睡觉学习都离不开它了。还记得以前带2021级和2016级的时候,那会儿一直不松口,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配手机,更不能让孩子带手机进校,学校也严令禁止带手机,因为隐患无穷。很多学生事故纠纷都是因手机而起。在校期间由班主任和老师们陪同,随时可以传递消息。但是到了周末和假期,手机的管控责任转接到家庭和家长,问题就比较多了。
初中生孩子的自管、自律能力不强,他学习累了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方式放松休息呢?没有了在校期间的课间空、大课间、眼保操、音体美及选修课来调试,孩子们也不会一味地看课外书来放松,所以手机、电视、平板等就会成为假期的放松首选。那就应该引导教育孩子们用手机来看什么、做什么,以此达到劳逸结合放松调整;还应该明确规定时间,看多久,到点是自己放置在指定位置还是让大人直接收起来;如果有违反,应该怎么来惩罚自己的不自觉不自律……这些问题都需要耐心和孩子协商、制定暑期手机使用的管理规定,从细节上帮助孩子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让整个暑假过得合孩子的意,还能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
一味地放任漠视不管,一定是后患无穷的。开学后的不适应,假期助长的坏习惯,由手机引发的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个人对待生活及学习的不良认知……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暑假结束,新学期的到来而进入恶性循环,那么这个暑假就真的极其失败了。
有些家长总说盼着开学,开学一切步入正轨就好了,其实暑假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孩子的一些不良认知及习惯可能需要大半个学期来矫正,有的孩子的不良习惯甚至会伴随整个初中。
以前初四有个学生,也是迷恋手机游戏,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我们协同家长没收了孩子手机,也和孩子约法三章,上学期间周一到周五不能碰手机,周末在家长同意下可以限时玩手机。随后各科老师都反映孩子上课犯困严重,一大早来了就打瞌睡,无法保证正常的听课。和家长求证孩子睡觉时间,家长反映睡得也不晚,按时按点的休息、起床。但是老师们的直觉仍然是孩子犯困严重不正常,怀疑晚上是不是看电子书或玩游戏。但是家长多次强调,晚上都是家长监督孩子睡了,家长才休息。问孩子为何一上课就犯困,他自然不会说实话。后来家长发现了问题,领着孩子到校,所有的老师们才明白孩子为何在校一天从早困到晚。
家长说一早醒来找不着手机,然后从熟睡的孩子手里发现了自己手机,这才得知其实孩子每晚都是等妈妈睡着后,偷偷到妈妈屋里拿走手机,然后在自己床上玩游戏,等到手机快没电了,再去充电,等电充满了,再偷偷给妈妈放回屋里。那一天他是玩着睡着了,所以暴露了。妈妈发现后又气又恨,直言:这个孩子没救了!试想这个孩子为了玩手机,几乎是彻夜不眠的:等妈妈睡着,蹑手蹑脚拿手机,然后再充电,偷偷放回,中间保证不被发现!想想都替妈妈后怕!
后来我们对孩子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带来的恶性循环,尽最大努力让他把心收到学习上来,毕竟初四面对的是中考。孩子直至毕业倒是没再出现晚上偷偷玩手机的问题,但是他自己对学习却没有了信心,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下上完了初中,参加了中考。
这是个真实的例子。手机有时候毁掉的是孩子学习的心,我们可以随时把他的手机收起来,但是我们是否能帮他们收心;我们能管得了孩子手上的手机,但是我们能管住孩子的心吗?
暑假已过大半,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是如何管控自己的手机的?作为家长也要留心、用心帮孩子做好管理,为即将开始的新学习期提前做好准备!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快乐的、有意义、有进步的暑假,孰不知这份希望需要行动支撑决心,需要坚持改变现状,需要合力才能托起这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