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解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三卷竣法下篇。
军事训练和思想素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打造一支铁军。
以精微之意,行吾威厉之事,期于死者无怨,生者知警,而后寸心乃安。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应严者:一则礼文疏淡,往还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官姓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请其严加惩治。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处之悍将矣。
执法者要以谨慎精确的态度,行使我们军威权威的职事,务求达到让犯法而死的人没怨恨,活着的人可从中得到警戒。然后,内心才能获得安宁。我们对待下属的办法,有两方面应该宽,有两方面应该严。应该宽的:一是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资财充裕的时候,就将数十百万掷如土;当穷困窘迫时,则也要解囊分用,自甘困苦。二是不与人争功劳,遇到打胜仗,将功劳全归之于别人;遇有保举的事,就用最上的奖项笼络他。应该严的:一是礼节文信要疏远淡泊,来往要稀少,书信要简单,话不要多,感情不要密切。二是要剖析讲明是非对错,凡是他部下将土与官姓争斗诉讼的,又恰在我们管辖范固之内,又有来诉说告状的人,一定要弄清原委曲直,毫不假借包容,请他严加惩治。应放宽的是利名,应严格的是礼义。四方面都顾及全了,而手下又有强兵,就没有不能相处的悍将了。
湘勇组建之初,曾国藩对部下非常严格,严禁湘勇抢掠,对部下的保举也很谨慎。胡林翼打下武昌后,向朝廷保举二三千人,曾国藩打下武昌,只保举了两三百人,他坚持认为对部下的保举不可太滥,部下虽然不说,心里肯定是有怨言的。
二次出山后,曾国藩以儒、法两家为主体,又融入了老庄之道,对人性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他在出发之前给同僚们写信,采取低姿态请求大家提建议,对于一些关键人物,还亲自去拜访,甚至连官阶小的长沙县令都亲自去拜见。
对部下的管束也没有那么严格了,对部下的抢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湘军在打下南京后,将城内抢夺一空,一两银子都没有上交朝廷。
至于保举就更是开大口子,甚至达到了泛滥的程度,从湘军中走出的总督、巡抚一级大员,也就是部级以上的就有26人,三品以上的大员,即副部级以上的达到近52人,其它的道员、知府、知州、县令达到500多人,占清朝官僚体系的半壁江山。
除了狠抓湘勇军事训练,曾国藩还十分重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每次操练都要进行训话,使湘勇将士军事技能顶呱呱,思想素质呱呱叫。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打造一支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