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泻肝汤
症状:
支满:血瘀导致气郁。火热蔓延而趋外,胁下之痛见支䐜满闷。
恚怒:有恨意,恨出于心而怒发于肝,病已经由肝及心。但未完全形成心火。
无奈:烦而不燥,神情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心火受累。
两目赤痛:中寒化为火热而炎上散漫,沿肝经上冲而两目赤痛。
治则:
泻肝为主,辅以泻心包。
大泻肝汤组成结构
组成:
小泻肝汤+黄芩+甘草+大黄。
黄芩:小泻心汤中之监臣-水中木药
善清肝胆之热,为援军之主,辅助小泻肝汤中佐臣枳实泻火,属水,可涵木制火。
大黄:小泻心汤中之监臣-火中土药
性急而善攻,可折火热之势,并可监甘草国老之缓,可治胃热上逆,食入即吐。
说甘草之前插播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
甘味为肝之化味,土之用味,水之体味。
甘草味甘,助脾用,即防病传肝,益肾体则防火燥。
生甘草-偏泻而降火,气通于秋金之清肃
炙甘草-偏温而补中,气通于夏火。
因此,大泻肝汤方中,当用生者为宜。
同时,生甘草监制芍药酸收太过,共同完成除挛之功。
嗯,学习使我快乐。